阅读记录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“我有葫芦,我葫芦原本好着呢,旁边的人都看着了,他们可以给我作证。”
      从中铺上探出一个人的脑袋,“这位奶奶的确是有个葫芦,是以前用的蝈蝈葫芦,刚才我还看了呢。”
      上铺上也有人说话了,“她的确是有葫芦,很小的一个,说是以前装蝈蝈用的,
      我刚才还拿在手上看过,挺讲究的,上边刻着小人,老太太说那是五子登科。
      我再多说一句啊,我跟这位老奶奶不是一伙的,我们不是在一个站上的车。”
      这下子乘客们搞不清楚谁是谁非了,大家伙议论纷纷,有坚持己见说老太太讹人的。
      还有息事宁人,说一个葫芦不值啥钱,老人家不容易,让四舅舅赔了算了。
      别人不知道,元妮可是知道,蝈蝈葫芦并不是普通的葫芦,这是用来装蝈蝈的葫芦。
      现在人都忙,没人再斗蝈蝈了。
      盛行斗蝈蝈的时期主要是明清,尤其是清朝,几位皇帝都喜欢斗蝈蝈,爱屋及乌,蝈蝈葫芦因此跟着水涨船高,身价倍增。
      如果是那个时期的蝈蝈葫芦,那不仅是文玩,而且很值钱。
      这玩意儿哪能说赔就赔呢?得先区分责任。
      于是元妮问老太太,“您的葫芦就是装在这个袋子里,对吧?真的碎了吗?”
      老太太打开袋子,递到了元妮面前,“碎了,不信你自己看。”
      元妮并不接,她指了指下铺,“我们见识短,没见过什么蝈蝈葫芦,听你意思,这玩意儿还挺珍贵?这样吧,你把碎片倒床上,让大家伙都看看。”
      乘客们闲得发慌,立刻跟着起哄,让老太太把碎片倒出来。
      老太太不屑的笑了笑,“真碎了,我没骗你。”
      她说着,就把小布口袋里的东西倒在了下铺上,果然是一个碎成了两截的葫芦,葫芦是从中间凹陷处断裂的,现在成两半了。
      元妮一看就皱眉头,“老大娘,你说葫芦是被挤碎的,那你跟我说说,得怎么使劲,才能把葫芦挤成这样?”
      乘客们也琢磨过味儿了,葫芦放怀里,自然是竖着放,竖着放,怎么会从中间断裂呢?
      除非这葫芦早就是断的。
      可中铺和上铺的乘客,又说他们都见过完整的葫芦,这就奇怪了。
      老太太一脸浑不吝,“反正刚才只有这个人挨着我,就是他弄碎的,他得给我赔。”
      就在这时,乘务员过来了,他是过来换票的,听说元妮几人是送站的,意外留在了车上,乘务员就催他们去补票。
      元妮笑笑,指着老太太说道,“补票没问题,得这个人给我们补,就是她碰瓷,才导致我们意外延误。”
      老太太自然是不认的,“我还没说你们碰瓷呢,你们还赖上我了?你们凭什么说我碰瓷儿?”
      “我自然是有证据……”

第399章 葫芦也是福禄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