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必然是陆辰回答整个研究组科研人员几千人的问题占用了。
总设计师还想当甩手掌柜?
做梦呢!
不过陆辰一般不需要睡觉,所以勉强能挤出一点时间,否则怕是吕布的身板也给累死了。
而今天,已经三个月没有睡觉的陆辰终于盼到了一个好消息——按照自己的路线,总算是合成出了一条半米多长的导线。
陆辰到达实验室的时候,几位老前辈已经围在这里了。
“小陆啊,你看看这根70厘米的导线,真不容易啊!”
陆辰闻言笑了笑:“不容易也得继续干啊!”
“人齐了我们现在就测试吧?”
“我们早就到了,就等你呢。”
“快点吧,我这把年纪了,等不及了。”
陆辰向孙耀威点头示意,表示可以开始了。
得到了陆辰的吩咐之后,孙耀威在旁边的电脑上敲下了几个按钮,操作着设备向玻璃罩的上方导入液氦。
几乎就在超低温的液氦与导线接触的瞬间,导线的热量便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流逝,接着很快到达了转变温度,电脑屏幕中的电阻率曲线也随之滑落至谷底。
“继续提高电压!”
“明白!”
孙耀威按照陆辰的指示,提高了施加在导线两端的电压。
超导体有三个临界参数,分别是临界转变温度tc、临界磁场强度hc、以及临界电流密度jc。
hc的意义便是,当超导体表面的磁场强度达到某个磁场强度hc时,即会退出超导状态。
jc的意义也是一样,当导体两侧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时,通过超导体内部的电流超过了临界值,导体便会退出超导状态。
根据实验中反应的数据,在这三个临界参数上,dl1材料均表现出了相当优异的性能。
至少,已经远远胜过了铜氧化物超导材料。
材料终于出现了突破性进展,陆辰同志百感交集,于是决定自掏腰包(小行星带)给大家发钱。
虽然现在的成本还很高,不过陆辰相信在自己的英明指挥之下不需要多久成本就能降下来。
毕竟这里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,一些单纯的规律在这里并不完全适用。指导工业界的不一定完全是市场,还可以是别的东西。
例如权力。
看这样的进度,估计再有一年就可以量产了,生产线的设计已经上马了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dl—1超导材料的命名源于丁仪和陆辰的名字首字母缩写,其中1是第一代的意思。
库伯对:金属中的两个电子之间存在着通过交换声子而发生的吸引作用。由于这种吸引作用,费米面附近的电子两两结合形成所谓的“库珀对”。“库珀对”的形成使电子气的能量下降到低于正常费米狄拉克分布时的能量,使得在连续的能带态以下出现一个单独的能级。这个单独能级与连续能级之间的间隔就叫做超导体的能隙。而今,库珀对理论被用于超导和解释bcs理论中,起着巨大的作用。
π键:这个没记错的话高中化学不是就有来着。。。
第27章 可控核聚变一期工程开始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