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阳开泰[2/2页]

大明太孙朱雄英 陈叔挚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r/>      攻伐这样的国家,只要明军能保证登陆、补给,攻下倭国,只是时间的问题。杨溥清楚的认识到,皇帝对倭国恨,绝不是亡了国,就能消气的。
      杨溥不知道皇帝哪儿来的气,可他对大明攻下倭国后,对治理倭国,有些浅浅的建议。
      其一,圈地令:凡圈田所到,田主登时逐出,室中所有皆其有也。
      其二,投充法:投充是圈地的后续,圈地之后产生的流民,尽数没为奴隶。
      其三,逃人法:凡流民,或倭军流兵,有隐匿逃人者斩,其邻佑及十家长、百家长不行举首,地方官不能觉察者,俱为连坐,逃亡三次者处以绞刑。
      其四,黥面令:凡倭国王公官吏及其九族,尽数黥面,刺“倭奴”二字。男的尽数阉割,女的出卖枕席。不出三代,其国官僚尽数灭矣。
      其五,屠城令:凡我大军所过之处,劝而不降者,全城尽灭,九族连坐,寸草不留。
      其六:大力推行佛教,选派“高僧”引导,施行教育,要让他们忘了自己的民族,文化,教统。
      吧嗒吧嗒嘴,朱雄英沉声道:“年纪轻轻,招招狠毒,你把圣贤的书读的不错。”
      可杨溥却回了句:“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。倭人袭扰大明几十年,再算上前元时,两三代人啊!”
      “所谓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酣睡!如此富有野心之民族,陛下就不怕养痈为患?”
      在杨溥看来,皇帝要打倭国,就是与隋唐两朝攻伐高句丽的意义是一样的。这么干,就是为了给子孙后代清除隐患。
      不得不说,他说对了,朱雄英就是这么想的。微微一笑,便又看向杨荣,笑道:“你呢,要给朕什么样的惊喜。”
      应了声诺,杨荣开始进言。与杨溥不同,他更实际一些,仗还没打,就考虑战后的事。他要进言的,恰恰是与作战有关的。
      ......
      “人都说姚广孝是毒士,臣今日是开眼了,老和尚后继有人了,这俩比那和尚都狠。”
      “皇上,真按照他俩说的干,您得被文官们骂死!”
      刘?自觉够心黑了,可这俩年轻人,比他的心还黑。为了搏取君悦,那真是无所不用其极,这是奔着让人家亡国灭种去的。
      可朱雄英却不以为然,淡笑道:“他俩出的主意,跟朕有什么关系!要骂,也骂不到朕吧!”
      恩?
      “皇上的意思是?”
      “猜对了,总而言之,都是他们干的,朕什么都不知道!”
      啥!还能这么干!当皇帝也耍无赖啊,刘?是没话说了。皇帝还说他俩与杨士奇,是三阳开泰,这能对吗?
      落下一枚棋子,朱雄英很认真的说:“他们要是真能把倭国,折腾成空地,朕还真会考虑赏个大学士。”
      以彼之道,还施彼身,不把那些罗圈腿按死在粪坑里,彻底绝了这个隐患,朱雄英是寝食难安,这不比防着那些藩王轻松。

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阳开泰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