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虽说是九年义务教育吧,但学杂费书本费还是要交的,对于一个家境贫寒的家庭来讲,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
      那个时候的于家连顿饱饭都吃不起,更遑论还要拿出钱来让他去念书?
      父母几次要他别再去念了,觉得在村里念个三五年书就够了,最多小学毕业就算不错了,只要不当个睁眼瞎就可以。
      他知道家里困难,下面还有个弟弟,但念书的渴望突破了一切。
      他不想增加家里的负担,就只能多干活,想着只要不耽误家里的活计,他也照样是可以念书的。
      结果还是硬被退学了,那时候于振强天天在家里愁眉不展,之前上学的书还留着,他怕自己忘记那些知识,每天一边干活一边重复的看着以前的课本。
      那时候不光是父母,连邻居都说他魔怔了,直到校长和班主任找到家里。
      于振强还记得那天,他在看到校长和班主任的时候,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。
      他从小被教育男孩子不能哭,但那一刻,他实在忍不住了。
      班主任把他搂进怀里,轻轻地摸着他的脑袋,告诉他别哭,“老师知道你想念书,老师会帮助你的,校长也会帮助你的。”
      他们果然帮助了他,从那天之后,他又可以重拾课本,一直念到初中毕业考上海市的高中。
      上了高中之后,他就开始半工半读,白天去上课,晚上去小饭馆刷盘子,赚学费和生活费。
      那时候他一顿只吃一个馒头,因为馒头是最便宜的,两毛钱一个。
      别人一天吃三顿饭,他一天只敢吃两顿饭,早饭不吃,中午在食堂馒头就水,晚上在饭馆刷盘子可以吃客人剩下的饭菜。
      曾经,他因为找到了饭馆的工作,高兴了好久,因为不光可以挣学费和生活费,还省了他晚餐花钱,这样他每天只需要花一顿饭的钱,大大缩减了生活开支。
      就这样他念了三年高中,考上了海市的A大,那时候家里的环境稍微好了些,但他依旧不敢跟家里要钱,因为还有于震刚要念书。
      大学的时候并不比高中强多少,他依旧是半工半读,寒暑假也不敢回家,跑到工地里去搬砖。
      直到大学毕业,他应聘进了萧家的服装厂,生活才得以改善。
      那份工作对他十分重要,他拼了命的干活,跟每个人都打好关系,主动要求值夜班。
      在一次厂里的机器发生故障的时候,她主动站出来修好了机器,也是因此才让萧老爷子注意到了他,并且从那开始就提拔他。
      这才有了他的今天。
      “幸好爸那时候坚持下来了。”于娆道,不然就没她什么事了。
      “是啊,幸好坚持下来了。”于振强嘴边挂着笑,“也是,那时候你爷奶才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,所以你也一定要好好读书,有知识才有力量。”
      这话其他人或许没有那么深的感触,但他确实感触颇深。
      如果不是当初他坚持念书,现在也跟大部分村人一样,在家里过着土里刨食的日子……

第393章 回忆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