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    书上说,好的男人不是让你依靠的那种男人,而是托举你,带着你一起进步的那种。
      王雨婷觉得周明轩就是这样的男人。
      时间一晃就到了年底,这一年果园的收益那是没得说,集体合作社更是订单不断。
      到了年底的时候,没入股的工人周明轩都按照职位发了年终奖两百,入股的几个分红最少的也有一千多。
      大家总算可以喜气洋洋的过个肥年了。
      周老头现在没事儿就是去果园帮帮忙,其他时间都优哉游哉的在家看电视,喝点小酒。
      周明轩见父亲这惬意的样子,心里很是高兴。
      之前父亲常年都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,愁家里的吃喝,脸上很少有这样轻快的笑容。
      周明轩正跟老妈商量着年夜饭的菜单,赵支书溜溜达达的来了。
      “支书,你这会儿咋有空来了?”
      快过年了,家家户户都忙呢!
      周明轩倒了杯热茶,放在赵支书面前的桌上。
      赵支书凑了过来,小声问道:“明轩,你说今年祭祖还搞不搞啊!”
      1967年,章仁兴在《解放日报》上发表了一篇文章,文章的中心思想是“过年不回家,坚守岗位促生产。”
      接着全国各地的报纸也纷纷刊登了读者寄来的倡议书,要求过一个不休假的纯洁。
      《人民日报》还刊登了五十七个革命群众发出的倡议书,提出破除旧风俗,立无产阶级新风俗新习惯,拜年请客啥的都不提倡。
      接着有关部门发了通知,1967年不放假。
      就这样春节国定假没了,传统习俗没人敢继续了,过年也没了氛围。
      那年的除夕全国都很冷清。
      接下来几年稍微好点,不过贴春年只能贴革命标语,要是贴别的被民兵看到就会挨批斗。
      请祖宗烧纸啥的更是想都不要想,就吃个年夜饭就算是过年了。
      请祖就是除夕早上,家里的男丁带上祭品去过世的祖先坟上祭拜一下,意思就是请他们回家过年。
      回来再在堂屋后墙上挂上族谱画轴。
      族谱上画着金字塔状的一层层小方格,格子里写着先人的名字。
      其实也就是个简化版的祖宗灵位,最上头的就是迁登始祖。
      周明轩记得清水村这边的老祖宗,好像大多是明朝从广南迁过来的。
      到时候桌上会摆着贡品,男人还要再烧纸祭拜,意思大概就是先人已经请回来了,按照族谱的位置都坐到了一起,要跟子孙后代一起过春节了。
      去年过春节,村里也有放鞭炮的,不过很低调就是了。
      请祖祭祖挂族谱也是悄悄的,没有大张旗鼓的搞。
      问题是上头没有取消十年间关于革命化春节的文件,就有一些比较思想老旧的干部,非要管一管。
      比如熊凯那种,就安排了民兵巡逻抓人,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。
      周明轩想了想道:“上头有下文件吗?”
      “什么文件都没有!”
      “那就好办了,啥也不管,让老百姓高高兴兴过个年不好吗?”

第161章 咋还认真了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