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多让他活半个月[2/2页]

我的师长冯天魁 楼下水如天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p; 范旭东有钱,也有名望。
      重点是钱财来路很正。
      吴蕴初和周小山研究他的生财之道,获得了一个创下了天原实业,一个获得川军小财神称号,正常,也肯定能总结一个不为人知的秘诀。
      这个是陈立夫感兴趣的。
      他相信,周小山还是记挂着依法治川的,今天拿出来,也希望陈家和其他几个家族,放川军一马。
      犹如川剧变脸一样,看着河边有颗干净的大石头,连忙掏出两张手绢,铺在石头上。
      让周小山跟自己坐下说。
      对手前居而后恭,周小山看着石头上黄色的手绢,恶心的跟一团屎一样,也不知道陈立夫有没有用来擦过鼻涕。
      他还是一屁股坐了下去。
      “相信陈部长肯定有所耳闻,范先生为了制碱的设备,技术,几乎游历了所有欧洲的大型化工企业,他可不单纯考察设备和技术!”
      “这个我相信!”
      “他就发现,化工行业很重视基层工人和管理人才,工厂的福利待遇,普遍很好,哪怕是在法国,也很少有闹共党的!”
      家有十亩地,不如一人在永利。
      从天津这个传言,就能知道永利对工人不错。
      “范先生还注意到,别看这些资本家多发了钱,然而工人素质提高了,他们赚的更多了!”
      “化工行业很危险,易燃易爆,很容易出事故,这个事情是有可能的!”
      “他很快回来也跟着多发钱,也在培训工人和管理,可是发现这样不对!”
      习惯了跟弟兄们讲故事的周小山讲的绘声绘色。
      陈立夫听的津津有味。
      “成本增加了,进项却没有增加,少赚钱啊!”
      说起赚钱,陈立夫更是被这个转折吸引了。
      “肉包子打狗,可惜了!”
      在陈立夫的世界观里,民国到处是吃不饱的人。
      工人也是苦力,能管个保暖就不错了,还加钱。
      “范先生再潜心研究,终于闹明白了,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,企业管理是个系统工程,光基层工人的福利,素质提高,有个屁用!”
      “你是说他成立的那些研究所,收拢的那些专家?”
      “陈部长,您是教育部长啊,永州效仿范先生,那么多工厂跟大学合作,工厂拨付经费,提供研究方向,根据实验步骤,进度拨款,大学教授领着经费做着科研研究,经济成果归工厂,学术成果归教授。产学研一体化,双赢的局面,大量研究成果急需转化成为大洋,你愣是没看见!反而死死的护着那个打家劫舍成瘾的郑介民,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是他的后台,传出去是什么格局,人家怎么看你!”
      陈立夫一愣。
      然后哈哈大笑起来。
      这小狐狸,云里雾里忽悠人,明明什么条件都没开。
      几句话讲了一个故事,一毛不拔,就想让我放弃郑介民。
      还说的跟为我好一样。
      这脸皮,这颠倒黑白的本事。
      贺国光就是一只猪,发现这小子是人才的时候,就应该立刻,果断拎到黄埔军校去。
      而不是洋洋得意在报告里说自己从上尉时候就开始关注他。
      现在这小子成气候了。
      刘湘和冯天魁对他影响太大。
      就算去了中央军,也养不家了。
      “这些学校究竟有什么成果?在你看来,那些是可以换铜板的?”
      陈立夫迫不及待的想去找几个校长问个清楚。
      又怕学校和永州的实业签订了协议。

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多让他活半个月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