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十五章 前世今生[2/2页]

1658残明血歌 木子慎之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营,最多的时候,也就管过10个人。在号称扁平化管理的行业,面对的电脑多过人,面对的平台多过人,做最多的、最熟练的,也就是借势、整合资源。
      背后平台好,就能干得好。人的作用,不比螺丝钉大,流动的速度,兴许比黄河流的还快。
      至于历史,属于一瓶子不满,半瓶子晃荡。学校教的都知道一点,学校没教的,一知半解,看故事多过看知识,不过脑子的那种。
      为什么知道谭家三兄弟?
      碰巧了不是。兄弟反目、功亏一篑、导致大明最后一次重庆攻略一败涂地,最终导致四川明军基本投降。
      夔东十三家5年后分崩离析,反倒是大顺军余部李来亨成了最后的殉国功臣。
      关于谭诣叛变,历史上只是寥寥几句,空白很多,确实比较诡异:
      “谭文从十二月初二日进攻重庆起,同清军激战了十二天,谭诣才率部前来,到达重庆城下后又不肯出头厮杀。谭文、牟胜见他形迹可疑,进行诘问。”
      “谭诣心中有鬼,即于十五日晚抢先下手刺杀谭文,随即派总兵冯景明到临江门下喊话,进城向清朝官员联系投降事宜。”
      “清军守将重赏来使后,马上派人随同前往谭诣营中验视,证实谭文果然被杀。立即同谭诣约定乘其他明军尚未得知真相之机,于次日“协力剿杀”。”
      “十六日,清军出城迎战,谭诣也率部突然反戈相向,谭文的部众和袁尽孝所统水师措手不及,翻船落水者,不知其数。”
      “十七日,谭弘在谭诣引导下向清军投降。顺治十六年闰三月,清廷封谭诣为向化侯、谭弘为慕义侯。”
      从刺杀的手段,到消息的保密,再到各部溃散,完全不合常理,却真实发生了。
      李柘心里寻思,估计就是自己经历的这种状况了吧。
      密谈,密降,封锁消息,假传将令。
      只不过,谭诣是真投降,他自己却是个假的。
      现在重庆都破了,李柘为了保命还去诈降一番,头都剃了,回到大营还被怀疑,又被迫脑筋急转弯,主动送死偷城,九死一生。
      现在即使不顾穿越客的脸面,再反水想投降,却也是晚了。
      谁都不喜欢出尔反尔的人,尤其还是个20岁的年轻人。
      若是投降了,能保住命,难不成生命里剩下的几十年,当个小兵杀曾经的同伴?
      或是面朝黄土背朝天,被头上的人欺负?
      不妥,不妥,都不太妥。
      封建时代,
      命要是掌握不在自己手里,
      那就随时可能丢性命。
      曾经,李柘也憧憬过网文中的穿越,什么皇帝啊,王公啊,什么后宫啊,想的都是享乐主义抬头的东西。
      却是,死活没相信过真的有穿越这回事,还是上来就把命捏在别人手里的那种。
      谁让魏延那句“谁敢杀我”、马岱那一手“快刀斩首”记忆过于深刻呢?
      要怪,就怪《三国演义》吧。
      杀冯景明的时候,属于正当防卫,不出手,就死了。死了能不能再穿越?网文基本都说不行,当时那脑子,也没空考虑。
      现在想想,也不后悔,李柘当时要是不继续出刀、拼命出力,说不定,死得就是自己了。
      还有那个有些捉摸不定的谭弘,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心态,非要说李柘是背主之贼,处处刁难。
      难不成心里还是有鬼?

第十五章 前世今生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