愿留在云南,均按协统安置,暂归第七镇调遣,等待后续命令。”
“是,殿下!”
“嗯”
两人重新走出了王府,回到驿站,不住唏嘘。
高应凤留在亲军,许名臣、孙应科倒是要去江西,三人即将分开,找了个酒楼包厢吃饭,算是送行。
提起元江府抗清而死的那嵩、徐熊等人,三人以酒祭奠,又是一场悲伤。
“要说殿下,对我们可真是信任。许兄上来就是副统制。第四镇统制潘善宇,听闻也是此前收拢投效的明军散兵,就是不知性格如何。第四镇打法倒是听说很稳重。”
同样是总兵,孙应科只是去了第九镇担任协统,却没有丝毫沮丧,只是抓着许名臣的副统制打趣,装作羡慕嫉妒恨的样子。
“别说我啦,高兄才是榜样,亲军啊,如今的第九镇代理副统制徐九亨,之前就是亲军的协统,虽然亲军不止一个协,但都是殿下夹袋中人物。此番,若不是黄泥岗血战打得过于冒进,徐九亨的副统制就直接坐实了!”
许名臣当然不会因为升了副统制就骄傲,反而羡慕高应凤在亲军与殿下的亲近。
“亲军在广州,徐副统制带走了人马,听说还没有补充。我是补他的位置,兵员还未调拨,就算补了人马,也没仗可打。不像你们在江西,赣州之战眼看着就要打响,到时候战功到手,还愁不能升?”
高应凤端起酒杯,和许名臣、孙应科碰了,一饮而尽。
孙应科倒是觉得高应凤说的笼统:
“第九镇还没一撇呢,目前只有亲军协,兵员得在当地招募。等赣州之战打响,能不能喝上汤,还另说呢……到是许兄,第四镇齐装满员,战功赫赫,到时候打了胜仗,还能不升一级,到第九镇当统制去?”
许名臣摆摆手,脸上笑意吟吟:
“哈哈哈哈,别瞎说,别瞎说,第九镇统制虽然空着,可也只有殿下能决定。我等能做的,就是打胜仗!占了赣州!”
“占了赣州!”
“占了赣州!”
三人饮过酒,第二天,各自奔了前程。
那焘、那仑、沐忠亮需要在政务学院暂时学习,直到云南态势好转,才能派回去,也是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。
至于刘泌、胡显,早过了考试,上任去了。
整个三月、四月,清军、平南军都在紧张准备,清军在等北方来的援军,平南军在等第四镇到位、第九镇形成战斗力。
平南军的政策在江西执行的还算不错,土地一块一块儿的分,银子哗哗的流,军械一车一车的送。
亲军协被打散分到第九镇各部,撑起了第九镇的军官架子,四月底,在吸纳了新兵和部分俘虏后,第九镇终于齐装满员,看起来像个样子了。
只是,新兵占了七成多,训练时日尚短,战斗力反而直线下降。
曹振业的第二镇,吸收了带回来的5000俘虏,经过新军司派员改造和训练,也恢复了元气。
小规模的摩擦,在南康和赣州城之间不断打响,尚可喜部恢复了士气,不断向前试探。五月初,从安徽等地调来的兵员,终于到了赣州城外驻扎。
一时间,赣州仿佛成了军营。
李柘嫌弃广州距离前线太远,带领军帅府一众官员,移驻韶州府城,就近指导。
赣州前线,战场气氛越来越浓,
只等一个合适的时机。
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的大将,新的任命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