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一百六十二章 李来亨父子的态度[2/2页]

1658残明血歌 木子慎之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的青壮,都被拉进了队伍。
      李来亨也知道这样不好,但是没有办法。
      精锐战兵太少,为了保卫领地,只能扩大队伍,全民皆兵,用数量,弥补质量的差距。
      “达州赵二虎的柘字营,肯定要占一镇,重庆的谭文,占一镇,我们占一镇。最多,赵二虎不占用这三个镇的编制,保宁再占一镇。最好的结果,也就是这样了。”
      听完李慎之的汇报,李来亨其实没多大反应,戎马一生,他的路还长,赵二虎作为李柘的亲信、嫡系,在之前就专门给了平南军的命令和编制,本来就属于平南军,自然可以不在三镇的规划之中。
      “去了长沙,感觉如何?”李来亨想多了解一点平南军,尤其是从生活的点点滴滴,来观察一下平南军是否真心。
      “长沙还好,虽然经历了大战,但是基本恢复人烟。百姓也不怎么怕平南军,犒军的不少。”
      “没有城门税,苛捐杂税也废了不少,农税降低,只有商税提升许多。不过官吏伸手的不多,商户也可以接受。”
      “平南军纪律比较好,在长沙的几天,手下几乎没有发现平南军扰民事件。听说,长沙附近,现在蛮多平南军的军属、家眷,自家人,自然很少祸害。”
      “平南军的装备很好,火枪已经开始更换第二代,燧发枪,速度更快。我也带回来了几支,父帅可以看下。”
      “最值得说的,是平南军的火炮,相对轻便,类型多,射程远,威力大,比我们用的虎蹲炮,佛郎机炮、大将军炮强多了。听说他们的火炮、火枪,都是和西夷合作的,已经开始研发自己的第三代了。”
      “若忠贞营遭遇平南军,同样的人数,我们必败无疑。三倍之下,或许可以试试看。平南军待遇优厚,还有土地奖励,作战意志坚定,比我们,好多了。”
      “依孩儿愚见,平南军甚好,晚投不如早投。虽然只有三个镇编制,但是据我了解,平南军各镇副统制的缺额很多,每占领一省,几乎都会扩编,机会还是蛮多的。”
      “平南军一镇满编1.5万人,已经不少了。等成了一家人,打通常德、岳州通道,平南军难道还会不支持我们?砸锅卖铁,也得千金买骨。”
      李来亨自然不会被轻易说动,他考虑的重点,也不是这个。
      虽然永历皇帝被俘,看起来抗清最大的、最正义的旗帜倒下了,但是对于忠贞营来说,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和损失。
      忠贞营原先就是大顺军余部,投了明,也是受尽了白眼和歧视,否则当年荆州大战,也不会损失惨重,最终被迫在夔东这样的穷山恶水落脚。
      敌人难打进来,自己也难打出去。
      房县、竹山、兴山、大宁、大昌、巫山等根据地,忠贞营已经坚持了十余年,虽然陕西、湖北清军围困,有压力,但是也还没遭遇大规模围剿。
      李来亨自认为,在当前情况下,清军打不进来。
      尤其是平南军在湖南、江西虎视眈眈,川北还在明军手中的时候。
      汉中开往竹山的白土关,也在郝摇旗手里,可能未来的三五年内,忠贞营还是相对安全的。
      此时投平南军,一来过不去心里的坎,担心在此遭遇歧视,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,自己和平南军也没什么特殊关系,到时候究竟怎么处置,很难说。
      二来,情形并不危急,真的可以看看情况再说。
      看着儿子有些希冀的眼神,李来亨从思绪中拔了出来,吩咐了一句:
      “这事儿,得找郝摇旗他们,好好商议一下才行。”
      李慎之以为父亲接受了建议,有些高兴,自己亲自安排人,去往各处送信。
      李来亨看着儿子有些雀跃的身影,不知道想到了什么,
      叹了口气。

第一百六十二章 李来亨父子的态度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