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/> 江西水战过后,第一镇并没有恢复元气,这千余艘船,大多只能运输,不能作为专门的战船,战船只有四成。
长江水战,南洋水师、东洋水师大部都用不上了,能派出来的船只,也就三百艘,即使加上崇明岛的驻军,也不过500。
战船、水师是有了,但距离遥远,指望不上。
只能约定日期,让这些战船西进长江,吸引清军水师,为上游减轻压力。
大江南北,平南军还是强在陆上。
第五镇、第九镇两镇,三万精锐,加上水师,不过五万人,有些不保险。这些精锐要是栽进去了,大伤元气。
太平天国南下南京的时候,还号称五十万呢!
“左王傅,再给我说一下数年前,你和延平王进军长江时,大江南北各县的反应,若是平南军此次进攻,还会有响应嘛?”
情报是情报,李柘有些拿不准,想问问熟悉江浙的张煌言。
“当年,我乘小船进长江的时候,兵力还不足千人。凭着延平王进军南京的威风,借势招降,太平府、宁国府、池州府、徽州府相继投降。”
“当涂、芜湖、繁昌、宣城、宁国、南陵、南宁、太平、旌德、贵池、铜陵、东流、建德、青阳、石埭、泾县、巢县、含山、舒城、庐江、高淳、溧水、溧阳、建平、广德、无为、和阳等县,或招降,或克复,并不困难。”
张煌言报一个地名,李柘在地图上拿炭笔画一个圈,等张煌言说完,地图上已经密密麻麻有了一大片圈儿。
“呵,顺着应天府往西,长江以南,浙江以西,基本平复了啊,听起来了不起,画在图上更了不起。”
李柘赞叹道,手指在地图上一个一个地方点过去,开口询问:“根据情报,这些地方都换了官员、杀了一批,如今除了离我们最近的池州、徽州,别的有没有投降的可能性,说不准。”
“苍水,我知道你一直负责江浙、南直隶遗民招揽事项,你以为呢?”
张煌言看着地图上的一个个圈儿,仿佛在回忆昔日的金戈铁马、霎那间的辉煌。
“殿下,这些其实都不是问题,江浙士绅比起别的地方,更重视自家利益。当年我招降这么四府三州之地,靠的是兵力多战力强吗?并不是,靠的是大势!平南军胜了,假投降迟早会变成真投降,平南军败了,自然就会和当年一样。”
“殿下倒是不用纠结这个。”
李柘盯着地图看了半晌,笑了笑。
张煌言说的很对,只要打赢了,什么都会变的容易,起码在江南,平南军的实力,要大过满清。
参谋司也这么想,甚至在此前拿出过进军南京的战略计划。
经过与参谋司、情报司等连续两天的协商之后,李柘接连下了数道命令。
第一条是密令,下给福建白文选和李向。
李柘已经向王相府承诺,一年之内不再新建军镇,这才过了三个月,自然不能食言而肥。
密令中,李柘命令李向配合白文选,在清军降兵中挑选精锐2000人,按绿营编制组成两个营头,由李向率领,装作建宁府逃出的败军,从仙霞关北上,经衢州,逃向徽州,宁国,若有机会,退回安徽。
李柘同时承诺,若事成,授予李向平南军参将衔,实领一镇。
第二条命令,改白文选为福建提督,镇守福建,在闽江以北,组建各府守备军,恢复秩序。
第三条命令,陆世楷改任江西巡抚,黄事忠升任广西巡抚,刘泌升任福建巡抚。
第四条命令,第五镇改驻湖口,由江防水师第二镇送达。
李柘虽然认为时机还不成熟,但是已经动了东出南京试探的心思。
张煌言也被派去九江,作为特使与曹振业会商。、
各部调整完毕,至少需要半个月。
李柘亲自坐镇武昌,观望局势。
第一百八十七章 何不顺江而下攻南京?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