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船队,便一同来了南京。
看着李勋在海上晒的黑黝黝的脸,李柘很是心疼,亲自迎出城外,把臂回府。
随着周王妃一同前来的,还有广州军事学堂的学员兵,将近一协,4000余人。
“广州究竟发生了什么?王兴真支持了唐王?”
李柘不待温存,直接开口询问郑采薇广州情况。
“不好说,我虽在广州,得到的消息也是鱼龙混杂。王兴,可能在还唐王的恩情,对于监国,造平南军的反,并不热心。”
“唯一可虑的事,平南军对士绅的政策被推翻了,特权又恢复,各地出现了不少因为此前分配土地导致的械斗,小规模交火事件。”
“殿下,尽快决定吧,无论如何,百姓无辜。”
郑采薇在广州数年,有自己的感情在。
李柘看向红玉,红玉点了点头。
“那就动一动?”
一道李柘的正式命令从总督府传出,宣布不承认广州唐王、鲁王等一众人自立监国,另立政权行为,定义为叛乱,以水师总镇李勋为平叛主帅,率南洋水师南下广州平叛,就地处理附逆人员,不必回禀南京。
李勋代替李柘执掌广东多年,威望不是王兴可比,依靠水师,最快平逆。
李勋只在南京停留了两天,就匆匆南下。
仅仅半月,在李柘预留后手帮助下,广州叛军如汤沃雪,烟消云散。
唐王,鲁王等一众藩王被擒,连带家眷,被派船送到了苏门答腊一个岛上。
郭之奇自杀,王兴束手就擒,被带回了南京。
附逆士绅百余家,得官者均被处斩,平南军政策重新恢复,百姓无不称快。
广州新成立的三个军镇缴械,送往矿山赎罪五年。
借此机会,南京城外的三个暂编镇倒是有了全套军械,在广州军事学堂毕业骨干加持下,迅速形成了战斗力。
清军接机攻击淮安,企图打通运河,收回扬州府,被急于证明自己清白的周金汤打了个埋伏,全军覆没,周金汤亲自上阵厮杀,全身受创六处。
广州的问题解决了,南京的问题,被重新提上日程。
一个新的政权,怎么定义?
已经到了这个时候,是个人都知道新朝当立。
只是,称王,还是称帝?
李柘将问题甩给了诸位大臣。
郭之奇自杀,王相府缺了一人,李柘暂时提名了杭州的顾炎武顶替。
一众文臣武将争论了数日,拿出了数个国号。
王三国、曹振业为代表的军方,提议国号为“大唐”,李柘姓李,据有大唐,又气派,又有历史,如何不可?
张煌言、顾炎武为代表的文臣,则提议为“大周”,承继大明火德,取大周土德,再者,李柘已经是周王殿下,国号也有出处。
夏时勉则偏向“大蜀”,取源自四川,筚路蓝缕之意。
连城璧和众人都不一样,他认为这些都不足以表现平南军一路以来的艰难,独辟蹊径,取了一个乾坤的“乾”字。
所谓大哉乾元,乾在元前,江山必定超脱古人,成世间第一等。
汇总到李柘这里,李柘也有些愁,国号引经据典这事儿,完全不在行。
思索再三,最后定了:
“大周!”
第一百九十五章 定国号为大周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