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阁充分领会到了这个好处,官方层面的推荐,不遗余力。
最起码,官府有了利润,商家有了便利,百姓也更加方便和放心。
郑采薇和李柘小声说着银元在交易时的实际好处,笑意吟吟,就连她派人去台湾给延平王送礼拜年,腰板儿都直了几分。
台湾的物产很丰富,又都是姓郑,银元居然是最快普及的。
“延平王兄的身体怎么样了?”
李柘出声问道,郑采薇派去拜年的队伍,应该是最近见到延平王的,最了解情况。
“还好,没有什么大灾大难,只是,好像郑经出了点问题,王兄大怒了一回。不过具体的,就不太清楚了。我毕竟是嫁出去的女人,有些事情,手下也不好打听太细。”
郑采薇回忆片刻,总结说道。
“怎么了?”
“没什么。”
李柘是想到今年已经是承明二年(1664年),历史上延平王因为永历皇帝被杀、儿子郑经偷人的事情暴病而亡的事情,应该是1662年,到现在延平王还没事,那估计是真没事了。
不过,自从大周立国之后,延平王还是延平王,依旧用明制,对姻亲李柘不反对也不赞同,一心只在台湾发展,就连当初送给李柘的鸡笼都没有干涉。
双方搁置争议,居然平安无事,贸易打得火热。
此前允诺给延平王的福建关税,每年也是送年礼的时候,一并送去,没出什么岔子。
李柘当然不希望延平王在这方面出什么问题,郑经那个世子,李柘实在是看不上,不仅是李柘,郑采薇也看不上。
能让延平王暴怒的事情,除了那点事儿,还能有什么事?
“对了,南洋、吕宋的西夷,还规矩吗?”李柘突然想起来吴三桂,下意识地问了一句。
郑采薇笑了笑,有南洋舰队在广州撑腰,有数百艘武装商船结队出海,西夷也是不敢轻易招惹的,毕竟拼人拼数量的话,还真是没办法。
“还算老实吧,对我们没有什么不好的举动,对于当地土著等,那就不好说了,但咱也不管不是?”
“只是,西夷好像增兵了,舰队增加了半数不止,多数还是五十门炮以上的大舰。”
李柘点点头,这一点,他也得到了李勋送来的消息。
“福州、广州、松江、登州造船厂都开动起来了,还是多定些西洋武装商船吧,那些老船近海还行,远海火力太弱了。”
“夫君是准备动南洋?”
“怎么可能是现在?有备无患,西夷万里而来,武力至上,总不会一直被我等拿捏的。”
“就是不知道吴三桂在南洋没有水师,会不会挨西夷一顿胖揍?!”
郑采薇看着李柘有些兴奋的表情,伸手轻轻碰了李柘一拳:
“吴三桂在南洋要是挨揍,有什么好乐的?”
李柘伸手握住郑采薇的小手,摇头晃脑,充分表现出了本属于年轻人的活力:
“这你就不懂了!”
“吴三桂挨揍,我们能发财呀!”
“哈哈哈哈!”
第二百一十五章 李柘偷笑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