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二百一十八章 造船技术你要不?[2/2页]

1658残明血歌 木子慎之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不了主,临来是自家的平西王爷没交代啊。
      只能等着。
      等回复。
  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      吴三桂在筹备着买船,满清朝廷也在筹备着继续造船,练舰队。
      上次海战大败的施琅在消失了三个月后,又突然出现,只不过山东已失去,登州船厂也丢了,只能换了个地方,到旅顺去发展。
      数月前,大周东洋舰队北上,直插天津,威慑京城,将玄烨在内的满清朝廷打了个透心凉。
      天津距离北京这么近,要是下次真的被人从天津登陆,直插京城,那还搞个啥?
      京城都不安全了,万一被人一锅端,那不完了吗?
      好在周军舰队只是虚张声势,目的在于牵制鳌拜回援,并未深入,不过也是吓够呛。
      第一次被这样的战术威慑,玄烨小虽小,很快便明白了横行海上舰队的厉害。
      荷兰人的支持还在,旅顺很快新开了两个船厂,利用东北深山老林里的巨木,造船,造船,造船。
      只是能打海战的真不好找。
      数来数去,也就以前的降将,施琅、黄梧等人有经验,放眼八旗,一个能下海的都没有。
      辅政大臣们讨论来讨论去,最终,玄烨学习荷兰那样,挂名舰队统帅,同时将索尼推上了舰队的副统帅位置,施琅具体负责指挥。
      兵部侍郎黄锡衮、户部尚书王弘祚负责后勤诸事,堪称最强阵容。
      大周北洋舰队刚开始建设,一时间居然相安无事。
      直到夏国相去大周买船的消息,传到满清京城,玄烨大怒,鳌拜直接骂了好几天街。
      可是,骂归骂,无济于事。
      中间被周军分隔两方,实在是难以管控。
      根据传闻,吴三桂已经占了缅甸等地,成了一方之主,形同自立,连李国英、线国安、赵布泰等人都早已认命,投奔麾下四处征战,连消息都没传回来一个,估计都快乐不思蜀了。
      能怎么办?
      撺掇他们和周军打起来?
      看目前夏国相花钱这架势,真真不好办。
      只要对周军有需求,暂时就不可能翻脸。
      询问了荷兰人,荷兰人也表示无能为力。
      在南洋,周军南洋舰队与荷兰人打过数场,才勉强维持住了平衡,暂时不宜亲自操刀下场。
      玄烨想走青海和硕特蒙古的路子,沟通吴三桂,可是,到了现在,西北蒙古也有了不太正常的苗头。
      至少,准格尔部有些过于活跃了。
      千头万绪,无法一一分说。
      至少现在,满清怕大周挑起战争,因为打了好几年,实在是有些打不过,等到全员换装了,估计能再试试。
      大周也有些担心满清会突然攻过来,毕竟李柘向内阁承诺了,秋收之前不主动发起进攻,打仗一时爽,战前布置和战后安排,才是火葬场。
      源源不断的金钱、物资流动,庞大的让人心痛。
      就这样相安无事,挺好的。
      玄烨这么想,
      巧了,
      李柘也这么想。

第二百一十八章 造船技术你要不?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