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; 就如同这次扫平陕西甘肃计划,不同于以往,殿下并未给出详细指令,比如第几镇攻打哪里,在给出了战略目标之后,给予了充分的自主权。
于是,问题就来了,谁都想当一路主攻,拿下更多战功,以图在下次升赏中获得更好的位置。
陕西提督刘体纯自然是想包圆陕西战事,包括蒲州、潼关、陕北,袁宗第也支持他,甚至连王辅臣都比较心动,因为陕甘都是他的主场。
李嗣兴自然不同意,他的麾下如今都配有战马,快速的机动性,膨胀了争胜心理,只要后勤跟得上,他能打满全场。
韩天赐也是这个主意,他附和了李嗣兴的意见,两镇合力,三万快速反应部队,放在哪里都是一柄致命的钢刀。
再说了,打满全场多好。
只是,大家都想打全场,谁留守?
别的不说,打下了蒲州、潼关,总不能不重兵守护吧?
打下了陕北,不能不留人守护吧?
甘肃也不能置之不理吧?
这些地方都是一两个镇打的艰难,需要齐心协力的地方。
是个人都知道,拳头打人才疼。
按照李定国的计划,集中大军,先打蒲州、潼关,与河南周军连成一线,再攻陕北,最周攻甘肃,到兰州府为止。
只是这么一来,谁先谁后,谁攻谁守,就都是问题了。
谁也不想先守。
尤其是陕西提督刘体纯,这厮升了官,却没有脱离第十七镇,没有脱离第四军建制,认为三路出击更好,一路攻蒲州、潼关、一路攻陕北、一路走甘肃。
守城的话,不是有陕南、汉中的守备军吗?
两大巨头产生了分歧,下面自然是争吵不断。
偏偏大家都是为了胜利,不能强行压制。
在这个情况下,李来亨的到来,让李定国甚至有些欢喜。
不管怎么说,攻略陕甘的计划,是帅府参谋部,也就是李来亨他们提出来的。
偏偏现在又率领参谋部等百余人前来西安,肯定是为了协调战事啊,说不定,还有尚方宝剑。
李定国对此的态度,很端正。
李来亨仅仅在西安呆了一天,就明白了症结所在,也自以为明白了殿下的良苦用心。
之前在帅府,有些想当然了。
且不说河南的第十六镇如何能配合攻击潼关,单单是原先计划的第十七、二十五、二十六三镇攻潼关、蒲州,谁攻谁守的问题,闹不好就是被清军抓到的软肋。
都想着去攻了,指望着守备军来守,怎么可能?
李定国一碗水怎么端,都会因为出身的问题,被下面怀疑,但是李来亨到了,带着帅府的指令、忠贞营主帅之一的印记来了,俩人一起做的决定,要是还有人炸刺儿,那就是不知好歹了。
大周任何的军力调动,攻守都是为了战略大局服务。
君不见,广西提督高青林、第六镇邓耀都是平南军时代的老人,这些年一直守在广西、云南边界,眼巴巴看着其余各路横扫江南、攻进黄河流域,不还是为了战略大局,安安静静地守着吗?
李来亨想到这里就有些来气,他觉得陕西的这些将领有些浮躁了。
若不泼一泼凉水,指不定以后能闹出什么事呢?
李定国,也深有同感。
第二百二十一章 双李会面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