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二百二十七章 三路攻平凉[2/2页]

1658残明血歌 木子慎之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   李定国大概解释了一下自己微调后的计划,说与王辅臣听。
      王辅臣一边听着,一边计算手里的兵力,最终还是点了头,表示明白。
      他不敢抗命,尤其是葛诸哈死后,更不敢。
      做小动作争功劳、争地位,顶多算是内部矛盾,若是不听军令,直接斩了,以李定国的地位,周军的规距,也不算什么大事。
      更何况,此次消灭4万清军精锐之后,他不觉得陕甘之地还有多少抵抗的勇气。
      自从满蒙一家之后,长城上原先的大明九边,便不再是如往常一样的军事重镇了,有兵,几次抽掉之后,也是有限。
      就像李定国的目标,平凉府,最后的陕甘绿营精锐,几乎都在那个地方了。
      至于宁夏卫,环境恶劣,风沙遍地,招降不是难事。
      只是留谁驻守,对于他倒是个问题。
      他的下面,都是原先的心腹,苦寒之地,哪里比得上西安。
      稍有不慎,便是离心离德。
      王辅臣嘴里有些发苦,却也没什么办法,这是阳谋,就算说到殿下那里,也是一个结果。
      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,塞外还有蒙古人,这城池总得有人驻守不是?
      第十九镇,李定国的亲儿子当统制,不一样一杆子干到榆林去了?
      大公无私之下,王辅臣再精明,也没办法。
      除了同意,还是同意。
      李定国满意地笑了,派出信使向南报捷,同时传递军令,要求第十四镇袁宗第向北攻平凉府,要求陕西提督刘体纯派人向北接收各城,陕西巡抚黄宗羲派出官员,推行大周新政,请求帅府派员招募新兵,补充各镇。
      杨家场决战,只用了一日,战后处理却用了一周。
      第二天,王辅臣就率领第二十五镇先走了。
      第三天,韩天赐率领第二十六镇还有战力的万人,去了庆阳府,李定国随行。
      一直到第七日,李嗣兴、徐天佑才在董无畏的配合下,完整得接受了绥德、米脂、榆林、府谷、吴堡、葭州各处,正式宣告了大周在陕北的立足,向东对峙山西,向北防御草原。
      董无畏原先的万余清军,只剩下3000人囫囵个儿,剩下的伤兵还有2000多,都躺在了大周的伤兵营里,只能暂时作为辅军使用。
      杨家场大战清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出,袁宗第摩拳擦掌,在接到命令的当天,便向刘体纯接了一协辅军,兵分两路,一路万人袁宗第亲自率领,从凤翔向北,攻向平凉,一路由党守素率领,径直向西,攻进了巩昌府。
      刘体纯提前征调的汉中守备军起了作用,接替了第十四镇出击后的守备任务。
      李来亨有些不放心,亲自到凤翔坐镇。
      “这帮人,一个个想立功都想疯了……”
      话虽这么说,李来亨却不是很担心。
      想当初,大顺还在的时候,打甘肃之地,都没费多大功夫,满清到时,更是望风而降,大周兵强马壮,没理由失败。
      越是向西,军队越依赖后勤,李来亨倒是不担心党守素贪功冒进。
      李定国的战略很好,第一步也完成的很棒,只是一场意外的杨家场大战,葛诸哈以身为饵设伏,使得原先依靠三镇横扫陕甘的目标,变得艰难。
      尤其是千里之外的兰州。
      所以,才有了第十四镇提前发动,三路攻平凉的弥补性安排。
      若非兵力实在铺不开,另开一镇攻兰州,也不是不可能。
      只要够强,够快。

第二百二十七章 三路攻平凉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