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 “一个干干净净的朝廷,齐心协力的朝廷,奋发向上的朝廷,未尝不是大清之福,若如崇祯,守也不守,走也不走,那才是真的帝国末路。”
玄烨思来想去好多天,认为黄锡衮说的很对,就连辅政大臣、****都有在朝会上建言迁都沈阳,保全大清元气,只是如何迁都,如何守,鳌拜不发言,便不成。
玄烨知道鳌拜想要更多,如今兵凶战危,岂不是更能总揽大权?
纵然周军打到京城,别人跑的了跑不了,玄烨不知道,但他知道手里有重兵的鳌拜,肯定是能跑的掉的。
玄烨拿不定主意,私下里请示了太皇太后。
太皇太后昔日能将朝廷大权给多尔衮,如今也不在意这一点得失,打仗嘛,有输有赢,起起落落。
太皇太后做的更彻底,以她的名义,下旨,以鳌拜为顺郡王,钦差大臣兼直隶总督,准开府,全权负责直隶战事。
以图海为穆郡王,抚远大将军,钦差大臣兼三边总督,全权负责河南、山西战事。
以信郡王鄂扎为盛京将军,朝廷择日迁都盛京(沈阳)。
三旨一下,一片哗然,满目躁动。
说是择日,圣旨颁布的当天,太皇太后、玄烨就带领亲信班底,王公大臣,连同护驾的两万火枪新军新军,上三旗,兵工厂、内库等,踏上了北返之路。
鳌拜重新抓了两万人,补足了三十万军队的缺口。
他不是不明白玄烨小皇帝的意思,只是有些看不起,关外苦寒,关内才是丰腴之地,如今直隶一家独大,三十万大军在手,户部存银、存粮一个不缺,长城各关卡也在手中,想进就进,想退就退,还没有掣肘,那叫一个自在。
至于曹振业,鳌拜很重视,但是自认为指挥水平不差,如今又有近三倍的兵力优势,防御河北,绰绰有余。
过去两年,不都是好好的嘛?
这小皇帝,胆子太小了。
鳌拜不断从关外调战马进来,训练手下为骑兵,企图战守自如。
图海倒是有些尴尬,他手里的嫡系只剩下五万,地盘也只有怀庆、卫辉,山西却有20万众,张勇等人能不能服气,还未可知。
朝廷到了如今,真要迁了都,好处且不说,对前线真是动摇颇大。
本来他还在等待援军,如今,却是顾不得了。
他自己成了最大的援军,若是强兵在手,25万众,未尝不能一搏。
若是如此,他就不能在前线了,至少要到蒲州、太原走一圈,接收兵权。
图海叹了口气,还是走掉了。
大军为重,失去的土地,终究还是能夺回来。
山西提督张勇还在蒲州,自从山西大扩军之后,蒲州沿黄河一线,兵力高达8万人,纵然是刘体纯,也未能在黄河冰冻时,一举越境。
此次他也封了三等公,对前途却不看好。
朝廷尚未到绝境,已然迁都盛京,这不明摆着不看好关内战局?
张勇有些泄气,连副都统明理、一个根正苗红的满人都投降了,好像也没什么前途可言。
李自成兵进山西,直捣京城的画面,依稀就在眼前。
蒲州首当其冲。
第二百三十二章 满清讨论迁都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