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sp; 方案报到李柘那里,李柘沉思半晌,“施琅的那个诱饵战术,其实不错的,虽然有些费船。”
第二句话,紧接着就来了,
“可是我们有船,有很多很多武装商船,就等在灵山卫。”
“你们担心的是诱饵的分量吧?施琅自己刚用了这个计策,你们再用,诱饵分量不足,施琅不会上当。”
“你觉得亲军镇渡海攻天津怎么样?施琅出了窝,你们不就好打了?”
李勋一口回绝:
“亲军镇是数十万大军中拣选出来的精锐,若是折损在海上,未免……”
李柘笑了:“虚则实之,实则虚之,我相信你们的!”
“灭了施琅,金州唾手可得,盛京也就近在咫尺了。”
“值得的。”
周军大举出动,渡海攻天津的消息,迅速被传回金州。
细作的描述很详细:
李柘亲至威海卫,带来了精锐的亲军镇,约有2万人,已全部登船,由周军舰队护送,向西开去。
李柘登坛誓师,大张旗鼓。
施琅将信将疑,索尼大惊失色,急报盛京,同时要求水师出动拦截。
数日后,大钦岛哨船来报,确有大批周军船只自登州外海而过,向西而去。
周军舰队也在,有李字大旗,粱字大旗,何字大旗。
李勋、梁思明、何义都在,浩浩荡荡,未有北向之势。
施琅还未作出决定,朝廷已经送来了圣旨,要求施琅拦截周军,缓解鳌拜在河北的压力。
唇亡齿寒,如今的朝廷,还需要鳌拜手里竭泽而渔组织起来的大军。
虽然,他好像是要跑了。
施琅一阵无语。
原本他还要借此机会,打个游击,突袭威海卫军港,再次铸就登州港的辉煌。
可惜,可惜……
明知是个坑,还必须要跳进去!
要不然,李柘的亲军镇真占了天津,周军东线齐出,相互呼应,河北就崩了啊……
鳌拜还不立马就“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”了?
听说宣府镇已经积聚了大批财富,正在向北转移,以备降来之用。
三千越甲可吞吴,更何况有塞外广阔?
朝廷默许了这个做法,难题却甩给了施琅。
施琅只能全军尽出,要不然,只能是送死。
大钦岛的清军,被灭了。
这是施琅刚刚组织好舰队,将要出发时,得到的最新消息。
不只是大钦岛,小钦岛、南隍城岛、北隍城岛一线都遭遇周军报复式进攻,全军覆没。
眼睛瞎了,施琅只能盼望着周军继续西行向天津。
李勋穿过高山岛后,没有让商船队抄直线向天津进发,而是划了个大弯,向南、再向西,商船队沿着海岸线慢悠悠地走。
亲军镇也并没有全员上船,只有三个协,一个骑兵协,一个火枪协,一个重炮协。一旦遭遇危险,载人的商船就会靠岸,其余则是冲出去战斗。
稳妥第一。
舰队则是在砣矶岛停驻,等待施琅水师的消息。
一个简单的设伏,一个足够分量的诱饵,施琅不上当,清廷也会试一试。
只等来日。
第二百三十九章 诱饵与设伏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