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,他很是满意。
与哈密虽然没有了政治联系,但是商业联系,依旧能让他和他的家族富庶数代。
万事俱备,只待定国。
白文选等了一个月,军队也已经休整过来,就连新编的瓜尔佳暂编镇,也跃跃欲试,准备打一打老东家。
周军的银饷、钱粮给的太足了,就算是伤残,也能有妥善安置,当个吏员什么的,地位比大清不知道高了多少。
李定国的大军,更是浩荡,骑兵精锐只有三个镇,民夫却有十万,仿佛天边的一条长龙,落入哈密城。
大军进城的那一天,满城沸腾,瓜尔佳、哈密王无不庆幸当初的选择。
正式宣旨,哈密王领旨谢恩,第二天就在周军的护卫下,向东去了。
瓜尔佳被正式任命为暂编骑兵镇统制,会同徐九亨部,加入白文选部作为先锋,出击吐鲁番,李定国延后十日路程,接应、安置,作为大军后盾。
西域强国哈密转瞬即亡,有了这个例子,吐鲁番杀了鳌拜的信使,望风而降。
西进行营在吐鲁番分兵,白文选领兵继续向北扫荡,攻迪化、阿力麻里,至伊犁,攻占准格尔旧地为止。
徐九亨、高应凤沿着大漠北路,出铁门关,攻占曾经的焉耆、尉犁、库车、阿速等绿洲,与副帅王三国部在喀什会师。
土王主动降顺者,依哈密王例,各自封爵,不想顺者,或逐或斩。
周军轮战军镇,接连不断开来,会战两年余,局势终于稳定下来。
准格尔部北迁,鳌拜彻底损兵折将,彻底缩进了北方草原,西域成为大周故土。
和硕特部以青海降,乌思藏法王亦降。
帅府以军功封白文选等伯五人,徐林、邵子良等子爵十余人,王三国在茫茫沙海中九死一生之后,终于晋升了侯爵。
内阁以陛下建议,分省治之,新建青海、西藏、南疆、北疆、西疆等省,各置提督,新编瓜尔佳等五镇,与西进行营分出的五镇相互组合,各自驻守。
在热海边择地重建碎叶军镇,择军驻守。
青海提督驻西宁,西藏提督驻拉萨,南疆提督驻喀什,北疆提督驻迪化,西疆提督驻伊犁,各自开疆。
时事纷乱,西部暂平,万幸帝国依旧蒸蒸日上,硬是撑了三年,直复全土。
不毛之地多,人口稀少,教化任务重。
好在,西进的商路也随着大军征伐,通了。
马匪或死或降,税收少了,赚的多了,一条全新的、流淌着金银的丝绸之路,重新焕发了生机。
战败的俘虏们,在修路,在治沙,在建城,在监督之下,拼命的干活。
除了苦一些,倒是吃的饱,吃的好。
军驿城堡连绵不绝,树立在连通西部五省的官道上。
管理驿站、城堡的基层官吏,基本都是军伍中退下来的老兵,伤残兵。
军中配婚、集体大婚的传统依旧,在当地有了官职,有了家庭,有了牵挂,逐渐地,开始扎根发芽。
国库的银钱投入,随着官衙、驻军水一般的流进来。
西部渐渐稳定,百姓开始行商,参军,务农,而不是像往常,忙时务农,闲时为匪,提着脑袋做活。
一时间,
仿佛,盛唐气象再现。
第二百五十四章 仿佛盛唐气象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