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    镇守江油的将军献城投降,刘禅急令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携诸葛尚等将领前往涪城迎敌,这是一场关乎蜀汉命运的一战,胜则尚有一线生机,败则满盘皆输。
      走到涪县以后,诸葛瞻担心兵力分散,一直犹豫不决。结果在涪城被邓艾所破,诸葛瞻只得引兵退至绵竹。
      这时邓艾写了一封劝降信给诸葛瞻:“只要将军肯降,我一定保举将军为琅邪王。”
      诸葛瞻大怒,斩来使,大战一触即发。
      中军帐内,众将士焦躁者有、胆怯者有、预退者有、茫然者有,诸葛尚起身,走于堂中,侃侃而谈道:
      “此存亡之秋,吾军但有勇者,当趁势而击,不可心存怯退之意,父亲,儿臣愿带将士出城击贼。”
      原本各执己见的众将军,反而纷纷上前劝阻。
      “诸葛将军应退至成都而守,不可轻出。”
      “敌将势大,我军孱弱,应紧守城池,以待援军。”
      ......
      诸葛瞻左右环顾,下定决心:
      “吾诸葛家备受皇恩,岂可不战而遁,吾亲帅800好儿郎,众将压阵。”
      诸葛尚还待再劝,父亲诸葛瞻已大步走出账外,急急带兵出城而去。
      他左突右进,怎奈邓艾翻山越岭而来,已存破釜沉舟之志,终被四面而围,诸葛家一门忠烈,诸葛瞻不愿束手就擒,遂自尽。
      城内众将人心惶惶,胆小如鼠,皆不敢再战。
      惟诸葛尚见父亲自裁,义愤填膺,出城作战,虽有万夫不当之勇,但终因力竭而死。
      虽枪剑加身,犹扶枪而立,怒视前方,死不闭目,敌军皆不敢上前。
      ......
      诸葛家一门忠烈,子孙三人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,至此,后蜀再无敢战者,几天后刘婵带文武百官献城投降。
      连续几天,林雪英有空就来探班,基本把诸葛尚最后一段的剧情全部看完了。
      她也通读过剧本,之前对诸葛尚的角色印象并不深,但是经过张烨的演绎,发现了他饰演后,这个角色的血肉更加饱满。
      而导演似乎也有意加强了角色的戏份,要比原本剧本里的一笔带过好的多。
      而这段剧情也是张烨跟导演沟通的结果,他把自己写的诸葛尚的小传拿给了小郭导演看,因为角色毕竟是诸葛亮的长孙,而诸葛亮死时诸葛瞻只有8岁,所以这个角色还是比较有分量的。
      果然,拍出的效果让人很满意,算是对原著漏洞上的补充。
      林雪英林姐这几天跟张烨闲聊,对他更加满意了,也听说了他来参演纯属巧合,而不是靠什么人的关系,越发觉的难能可贵。
      毕竟有机会摆在眼前,抓不住的人比比皆是,而张烨之所以能一次次成功,这肯定有赖于他日常的积累和努力。
      “张烨,怎们样?这一段拍摄下来,有什么收获。”林雪英林姐笑着问道。
      

第23章 顺利杀青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