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    回到住处的房间。
      贾归年一连喝了十几杯茶也。无法将心中平静下来。
      细细思索着这些时间以来的一些过往。
      从自己父亲把这个落魄秀才傅顶宗引为座上宾开始。
      这傅顶宗就一直开始怂恿着贾神京,各种夸赞和吹捧。
      诱使着他称帝建国。
      然后最终借着朝廷的手,成功的除去了父亲贾神京。
      一想到这,便觉得这傅顶宗心机深沉,不是个善与之辈。
      在自己贾家潜伏了这么久,一直都等着这个报复的机会。
      如今皇帝贾神京已死。
      想必接下来他的目标竟然是瞄准自己兄弟二人了吧。
      一个念头在贾归年心中陡然而生。
      要不要将这个事情告知于二弟贾鹤春?
      毕竟他手握重兵,要解决傅顶宗,只不过是举手之劳。
      喝下最后一口茶。
      贾归年重重地将茶杯放在桌上。
      霍得站立起来,仿佛一副心意已决的样子。
      重重推开房门。
      前院依旧灯火通明,看样子自己这位二弟还真是宵衣旰食,忙到这个时候都还不肯歇息。
      快步的来到前院。
      知府大堂内。
      一些士卒,依旧在里里外外进出着,忙碌的传递公文。
      马琴一脸柔媚的给贾鹤春倒上了一杯茶,甜笑着递到跟前。
      贾鹤春则有些不耐烦的挥了挥手:“行了行了,没看我在忙着吗?”
      尴尬的,举着茶杯,马琴的讪讪退到一旁。
      那模样看似拘谨的很。
      走到大堂的贾归年不由得一身冷哼:
      自己这个二弟还真是有些不解风情,白瞎了马琴的这么一番好意。
      也辜负了这姑娘的一片心意。
      忙着批改公文的贾鹤春也发现了贾归年的到来,只是轻轻看了一眼,又继续埋下头忙碌着,头也不抬的,一边誊改的公文一边说道:
      “这么晚了,大哥还不睡啊?有什么事吗?”
      “啊,这……也没什么事,就是快来看看太子爷,看看有没有什么我能够帮得上忙的!”贾归年有些尴尬的搓了搓手。
      心里憋着的话终究还是咽了回去。
      如果是早前的话。
      有人要让他当什么太子,他一定会在第一时间骂的他狗血淋头。
      可要是搁在现在,他一定会非常乐意。
      毕竟麾下已经有了一万多人马。
      并且还占据着嘉定府这么一座大城。
      白天的贾鹤春四处让人筑起堤坝。
      民工们热火朝天的开始各种修缮船只。
      由一群铁匠组织建立的武器库房,也开始了流水线式的弓箭箭头制造。
      据说现在的产能一天可以造好几千颗箭头。
      箭身由精挑细选的竹枝和木枝制作而成。
      之前从李天策麾下的五千大军手上,夺得大量的军中制式铁弓。
      李半国那万余人马,虽说被洪水冲走不少,但也从战后收缴了几百张弓。
      类似弓箭这样的远程武器,在这样的封建社会,那可是一种大杀器。
      由不得贾鹤春不重视。
      只是要制造这样的军中制式铁胎弓,材料等各方面制作起来确实不易。
      目前工艺唯一能生产的倒是一些箭头。
      不过嘉定府的工匠甚多,贾鹤春一时间,有了让人研发制造一些连发弩的打算。
      毕竟连发弩的优势,也是显而易见的。
      一声令下,众多工匠便投入了热火朝天的研发之中。
      要钱给钱,要人给人。
      ……
      制造小船的船厂也忙得不可开交,甚至已经开始造一些稍稍大一点的船。
      按照贾鹤春的要求,借鉴了一些投石机的原理。
      在这些大点的船上,安装了抛掷器,并收集嘉定府库房里的一些火油。
      将来若是遇上敌军乘船而击。
      便可以远程的将点燃的火油,抛到对方船上,进行降维打击。
      到了晚上则开始誊写公文,并让士卒们散发到附近的各个乡镇和县里。
      及时将百姓和乡绅们疏散离开。
      毕竟上下游筑起了那么多大坝,一旦迅速泄洪的话。
      整个嘉定府和犍为县就会陷入一片泽国。
      到头来受伤的终究会是百姓们。
      ……
      放下手中的公文。
      贾鹤春笑眯眯的抬眼看了看自己这个便宜哥哥贾归年。
      忽然一个念头,突发奇想:“哥哥有没有想过什么时候亲自带兵一回?”
      亲自带兵?
      贾归年只觉得自己耳朵是不是听错了。
      手握兵权的太子贾鹤春竟然提议让自己带兵,难道他不怕自己趁机壮大,上次拥兵自立吗?
      就连平日自己称呼这位二弟。
      也不敢再像以前一样,老二老二的喊着。
      而是要恭恭敬敬的喊太子殿下。
      现在竟然提议让自己带兵,怎么想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。
      一念至此。
      贾归年有些讪讪的笑了笑:“可我从来没带过兵,我一时间还真怕会打败仗,给咱们大魏国抹黑了……”
      呵呵笑了笑,贾鹤春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:“这算什么呀?多大个事吗?
      以前我也不是没带过兵吗?那本《三国演义》里面的诸葛亮不也没带过兵吗?
      很多事情谁天生就会的?让你尝试着带兵也是给你个锻炼机会!
      又没指望你第一次带兵就打出一个漂亮的胜仗!
      这样吧,我会调拨嘉定府新招募的厢军两千,然后,我麾下这一万四千人马,再挑选出精兵一千,总共合计三千人。
      新兵老兵,相互搭配,由你亲自统帅,然后柱国大将军李二牛为副将。
      你们率人一路往北方向前进,直扑成都府,如今成都府的厢军。
      只有两千老弱病残,留守驻防。
      还是按照老规矩,你们打着嘉定府将军的旗号,争取混入成都府。
      以最快的速度控制成都。
      当然啦。
      如果遇上了杨延年的大部队,也不要恋战。直接退回来就是。
      保证自己安全和实力才是正事,即便不战而走,那也是我许可的,与你并无关系!”
      ……
      啥?
      竟然还有这种好事?
      贾归年不由得激动,站起来大声抱拳答应道:“愿听太子殿下差遣!要不我这就回去准备准备?”
      看到自己眼前的这个哥哥如此痛快,贾鹤春不由得失声笑了笑:“对了,你去通知一下柱国大将军李二牛。
      让他也好好准备一番,明天一早就出发。
      如果预料的还没错的话,想来杨延年的部队还没有到成都府。
      如果能在他们赶到之前率先控制成都的话,西南将军杨延年的部队也只能望城兴叹了!”
      ……
      贾归年高兴的点了点头,之前从李半国麾下的一些残兵败将之中套问出的信息。
      此次杨延年率十万大军前来!
      手头上并没有带大量的攻城器械。
      如果率先将这些城池控制住的话。
      再裹挟一些城内的百姓,便可以依仗城池的高大而进行坚守。
      ……
      第二天的太阳依旧未能升起。
      天空淅淅沥沥的下着大雨。
      整个嘉定府天空上方灰蒙蒙的一片。
      仿佛这雨要准备下个没完没了似的。
      一直下到中午时分。
      大雨这才渐渐转阴。
      柱国大将军李二牛,按照贾鹤春原本的计划要求。
      三千人的大军一路轻装而行。
      尽可能的少带辎重和粮草。
      争取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成都。
      这是李二牛和贾归年第一次带这么多兵。
      两人一路上甚是兴奋。
      行军速度也算是比较快的。
      没两日功夫,即将便要到达成都。
      随军的当地向导指了指前方那一座山谷。
      “两位将军请看,翻过了这座山谷,再往前走几十里路就到了成都地界了。”
      李二牛有些迟疑的看了看身边的贾归年:“汉王殿下,大伙一路行军辛苦,要不我们在此休整一番,然后准备向成都府进发!”
      贾归

第106章 嘉定成海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