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    听着马斌的叙述。
      贾鹤春却不以为意,蛮不在乎的摆了摆手:
      “他要称帝就让他称帝好了。
      将来朝廷再次调拨大军西征之时!
      他只会比我们更加吸引朝廷大军的火力。
      对我们来说也不完全是坏事儿!”
      听着贾鹤春满不在乎的态度,马斌顿时大急,慌忙说道:
      “太子殿下岂可有如此的心态和想法?!
      要知道天无二日,国无二主,若汉王都已经称帝了,那将置太子殿下您于何地?
      臣以为,咱们应该调拨大军倾巢而出,活捉汉王,以论其罪!
      上,可以整顿朝纲!
      下,也可以出一口恶气!
      而无论如何也不能放任不管。”
      贾鹤春无所谓的摆了摆手,瞥了一眼义愤填膺的马斌:
      “不必费那个功夫,他在我们的东面,将来朝廷进饭之时,也肯定会先经过贡井县,才能西进讨伐我们。
      再说眼下我也没那个工夫搭理他,至于他那边,现在不是成立了四百人的锦衣卫吗?
      你和我舅舅张三说一声,让他调派人手,争取混进汉王营帐之下,而且要在最快的速度摸清楚他们的状况和底细。
      至于我们嘛,兵勇也征集的差不多了,七大营加上一些乡勇,怎么说也有三万余人,你去准备一下后勤粮草。
      咱们争取以最快的速度,北上拿下成都府!这才是咱们眼下最需要做的事情。”
      眼见自己劝不了这个固执的太子殿下,马斌深深的叹了一口气。
      简直不知道这个太子殿下贾鹤春为什么就这么轴?!
      难道他不知道?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吗?
      放任着汉王贾归年公然的登基称帝,那么眼下他这个太子又算怎么回事?
      说句搞笑的。
      万一哪天汉王贾归年心血来潮,在称帝以后,好死不死的发一张圣旨来,要让太子殿下归顺于他。
      那么自己这帮人究竟何去何从?
      恶狠狠的剁了剁泥泞的地面,马斌气不打一处来。
      正准备拂袖而去返回知府大院,却眼见远处一个人影,急匆匆的拿着文书快步跑了过来。
      走近一看,竟是自己儿子马奎。
      赶忙喝住他:“奎儿,好端端的大白天这么慌张做什么?
      我不是告诉过你多少次了,在太子殿下面前办事一定要沉稳!一定要冷静。
      不要给太子殿下一种办事不牢靠的印象,你说你这样慌慌张张的,和白河沟村里那些草莽乡民有什么区别?”
      马奎有些委屈的瘪了瘪嘴巴,挥舞着手中的文书,有些得意的说道:
      “父亲!孩儿平日里也挺稳重的!
      只是我手上的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让人震惊了。
      由不得我慌乱!”
      马斌毫不犹豫的直接夺过儿子手上的文书,满脸不相信的哼哼骂道:
      “什么样的文书和消息?能把你贯穿成这个样子!一点体统都没有!”
      打开文书一看。
      这一看不得了,顿时马斌的双手开始剧烈的颤抖起来,双眼和嘴巴张的大大的,满脸都是不敢相信的表情。
      拿着那张文书便慌慌张张的向太子跑去。
      惹得身后的儿子马奎,在原地有些嘟囔的说道:“还说我呢!
      忽然看到这么个骇人的消息,你自己不也一样的慌张?”
      ……
      招募来的这些兵勇,一直有事没事就开始刻苦训练。
      各种拉练长跑负重训练,那都是基本功。
      贾鹤春满脸得意的看着受训的士卒,听着破虏大将军王二麻子开始为自己在一边讲解:
      “太子殿下,您的这个方法果然有效,在士兵们的腿上都带上绑腿,果然非常有利于训练和作战。
      另外让铁匠坊,以模具灌注和流水线方式打造的这些铠甲,产量就是高。
      预计十天之内,就可装备上万人。
      到时候,就怕是朝廷官军,都无法达到这样的铠甲普及率。”
      贾鹤春满意的点点头。
      铠甲的作用在封建社会,冷兵器时代自然不言而喻。
      甚至很多封建朝代,你私藏几十张弓,屁事没有。
      但你如果私藏铠甲超过三副以上,搞不好就会招来杀身灭族之祸。
      毕竟铠甲一旦装备到士兵身上。
      就相当于战场上的人形坦克一般。
      那防御力和威慑力顿时便大幅上升。
      自古以来的帝王和朝廷都非常的重视。
      所以自己对招募来的工匠,下了死命令。
      一定要在最快的时间,所有的兵工厂,都要打造成模具灌注和流水线的生产体系。
      这样一来,只有自己的军伍,快速装备成铁甲洪流。
      才能有机会对抗大吴帝国。
      接下来便是快速的控制整个巴蜀甚至是秦川地带。
      然后仰仗着剑门乃或函谷关,便可以以最小的代价成功的三分天下。
      仿照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略,率先控制巴蜀一带。
      正高兴间,却见的马斌兴匆匆的快步走来,那脸上表情极其兴奋。
      贾鹤春皱了皱眉头,背着双手一脸疑惑:
      “什么事能把你乐呵成这样子?我看你嘴巴都能咧到脑后根去了!”
      马斌嘿嘿一笑,扬了扬自己手上的那一份文书:
      “好消息啊,好消息啊,太子殿下,我刚刚从我儿子马奎手上拿到的文书。
      北齐知道我们成功起事,特派五千骑兵,从秦川一路南下,绕开了不少军事要塞。
      最终在利州,和杨延年的副将徐不名,成功打了个遭遇战!
      徐不名虽说手握四万大军,可那都是一些多年未经战阵的京城禁军。
      一时间,被打的龟缩在利洲城里,不敢出来。
      如今这五千大军,马上就要到了成都方向。
      而且据带兵的将军说,北齐为了扶持我们对抗大吴帝国。
      还给我们带来了良马强弓无数,准备大力的扶持我们。
      并希望能够和我们达成同盟,共同对抗大吴帝国。”
      听到这个消息的贾鹤春,先是一喜。
      继而眼神微微阴沉起来。
      这北齐帝国,和大吴乃是世仇!
      两个国家的开国皇帝都是前朝魏国的臣子。
      而巧的是,不论是北齐还是大吴。
      两个国家的开国高祖皇帝都相互瞧不上,彼此十分的敌视。
      上百年来,没少相互之间闹矛盾,大打出手。
      近些日子来,乍然听闻巴蜀一带出了个称帝建国的农民。
      而且越闹动静越大,还一连夺下了几座府,甚至成都府都在其兵锋笼罩之下。
      经过北齐满朝君臣上下的好一阵激烈讨论,终于做出了要扶持大魏国的决定。
      特地调拨五千兵马,一路运送弓箭和良马。
      无偿的赠送给大魏国。
      前提是要求两国结盟,共同对付男方国力富强的大吴帝国。
      贾鹤春合上了那份文书,淡然的对身边的马斌说道:
      “帮我回一份文书,就说约好北齐将军在成都府见面!”
      说完便立即让破虏大将军王二麻子和镇国大将军陈铁蛋,立即召集所有兵卒。
      准备兵发成都。
      一时间车辚辚,马萧萧。
      所有部队立即便开始高速的集合起来。
      只不过贾鹤春身形萧索的站在城门前,看着走进城的马斌背影,不禁陷入深思。
      按理说马奎负责公文的递送和秘书工作。
      马斌负责后勤和人事,可谁知今天本应该有马奎传送的文书,竟然到了马斌的手里。
      而他的女儿马琴,更是早早的以铺床和照顾的名义,早早

第111章 大魏版隆中对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