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二百九十五章针车[2/2页]

重回八二年 卞镇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你们想到了一个电风扇的项目,不然我们这次怕是要白跑一趟了。”
      “那我们也明天一起回去吧!”另一个打牌的市领导说道:“唉,就是这次回去怕是不好交差了,王老板能不能指点一二啊?”
      毕竟好不容易有一个出来的机会,你们既然争取到了机会,一无所获的回去,其他没出来到的人难免会有闲话。
      王正想了想,说道:“倒是有个东西适合市里做,你们等一下,我先去把实物买回来!”
      离吃饭还有点时间,王正开车去针车行买了两台针车回来。
      国内现在用的还是缝纫机,而国外已经在用电车了。
      两台针车花了王正四千多块钱,加上多买了一些配件,一共花了五千块钱。
      王正上辈子做了一段时间的鞋子,针车还是会踩的,并且还知道一些基本信息。
      “这是专门做鞋子的高车。”王正指着升高的车座,说道:“就升高这么一个车座,做鞋子就会方便许多,另外一台是和缝纫机一样功能的平车。
      它们和缝纫机最大的区别就是速度,因为是用点带动的,所以它们一分钟的转速是一千八,也就是说一分钟就能跑一千八百针,而且操作起来还会轻松很多!
      这么优异的性能,必然是以后鞋服制造业的发展趋势,以我们国家这么便宜的人工来看,以后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是最容易招商的。
      所以,以后对针车的需求肯定会非常大。
      这东西的价格在两千块钱左右,在这边卖是港币,可是如果加上关税,国内多半也会卖两千块钱。”
      世界工厂可不是说笑的,以后会直接垄断鞋服的制造业,全国衣服鞋子加在一起,起码需要一亿台针车,而其中这两种最常用的针车起码占据了百分之八十以上。
      所以这个是千亿级的制造业,更别说还有各种零件的更换了。
      两个市领导围着针车看了看,也看不太懂,不由得对王正问道:“这东西的制造技术难点在哪儿?”
      王正扯开车改,说道:“技术难点应该就是在这个旋梭上面了,主要是材料难度,其余的都是生铁疙瘩,想来很容易就能制造出来,那怕是精度也应该很容易控制。
      可这个旋梭每分钟却是需要旋转一千八百次的,而且还需要带线旋转,误差太大了要么勾不到线,要么会把针给打断,所以旋梭应该会有点难度!”
      “这么一点大有难度也不怕,大不了找军工那边合作一下,我就不信咱们火箭都能造出来,还整不好这么一个铁疙瘩!”张副县长笑道。
      “倒是可以试试,王老板有兴趣入一股吗?”市领导问道。
      “行啊!”王正点了点头,笑道:“那就入一股吧。”
      要钱嘛,那给就是了,反正前期投入也并不大,就当拉一下关系了。
      “开饭了!”刘丽大声喊道:“吃海鲜喽!”
      对于内陆城市的人来说,一般很难吃的到海鲜,于是王正特意给弄了全海鲜来招待大家。

第二百九十五章针车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