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三十一章 长安西市旁的主仆(中)[2/2页]

赘唐 日落晚风归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无是处之人,他提前帮助我们排除所有的不可能,那就剩下最后一种可能……我还是坚持同大郎说的那样,在这里,就是这群摊贩里,定然有人窝藏了我们寻找的人,不论他是主动还是被动。
      另外,京兆府来的人是李群,这个人我还是清楚的,能力很不错,只不过缺乏一点机遇而已。他不是抓了个人吗?
      正如同大郎猜测那样,这对来府上的兄妹,确实一直用的是明暗混淆方式,但人都被李群抓去了。
      你说,李群的审问法子下,不会知道点什么吗?
      但京兆府,或者说那里主事的,你也知道,和我们府上不对付。
      李群自己,也必要巴结我们府上,就是发现了也不定会告诉我们。
      这听起来有些绕口,我的意思,一些事情,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查。
      嗯,煎饼果子,这是长安新出的吃食吗?
      这么多人排队?看起来不错啊!”
      纪温跟在张梁身后,从武威郡到大唐京师,他一直都跟着校尉张梁,他还知道,校尉人别看对外人狠辣,但对自己人真是不错。
      校尉早年丧子,之后加入了当今盐运使筹办的边军新军之内,这些年来,他也能感受到,校尉是把他当儿子看的。
      一些道理,尤其关乎人与事,校尉都喜欢用亲身经历告诉他,该是如何是好!
      纪温很喜欢这种感觉,他父母早逝,作为孤儿,实际很珍惜这样的机会。
      在他心中,也早将张梁当做了父亲。
      张梁对他的盼望也很简单,他还年轻,这些年多攒些钱,不说在长安郭内能买房,能买在关中三辅,便时安家,早日脱离盐运使府,过上自己的小日子最好。
      就如刚刚那句,实际也是张梁看出盐运使这些年来,有些过于以天子宠幸,为非作歹了。
      一个民间都知道的道理,自作孽不可活。
      当今天子依旧年迈,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盐运使,可能到最后,孤立无援下,也只有造反这条路了。
      但张梁,显然不希望他纪温走这条没有未来的路。
      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因,大唐立国以来,有多少犯上作乱的,又有多少成功?哪一个不是灭门之祸患?
      “煎饼果子?”
      张梁的好奇声,让纪温视线回转,随之盯向了前面的小摊。
      对面两个人,忙得大汗淋漓,旁人以为兄弟,但从那“小郎,小郎”的叫喊声,很显然是一对主仆在做售卖。
      “哪有主人也出来做买卖的道理啊!”
      见那掌勺之人,乃时文质彬彬的书生模样,就是一应的炊具,饶是他见识广,也是大半不认识,心道也不知是哪家郎君无聊,或来体验生活?
      张梁已经来到了摊贩边,正认真打量着内外,纪温也只好跟了过去,在那里张望。
      还别说,光是上面的金黄鲜艳模样,就已经看得人胃口大开了。
      “小郎君,给我们父子也各来一个,多加一个鸡子!”

第三十一章 长安西市旁的主仆(中)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