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场景把李潇吓得够呛!
这老头子的套路看不懂啊!
掌管户部的房玄龄,他没心思管典藏的书籍会损毁多少,只稍一统计,便出列说道,“全国共360州府,下辖1557县,这四万册书要是全部下发,便可让所有州县,都有十本书!”
“房伯父,这才哪到哪?一个县十本书,显然是不够,起码要做到适龄孩童人手一本!”
李潇知道,这房玄龄又陷入了思维误区,想着分完这四万册,县里只要有想看书的人,随时就可以借阅抄写。
但是信义商行存在的意义是让读书人抄书吗?
价格这么便宜,用得着抄?抄写成本还高一些呢!
长孙无忌把书翻到最后一页,上面写着,信义商行出版,零售价五百文。
顿时面露惊容,“牛贤侄,这书五百文一本?”
卖这么便宜,不吃亏的吗?恐怕墨钱都不止这点吧?还有纸张人工呢!难道李潇图谋甚大?
这不能不让长孙无忌怀疑啊,这天下可没人会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,王莽谦恭未篡时!
“长孙大人,读书人的事,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呢?再说差价都是陛下用私库的钱补齐了的!”
李潇一句话引导李世民身上,把功劳堆他头上,现在先把皇帝哄高兴,待会儿奖赏的时候,李世民好意思抠搜?
“无忌,为了能让天下人有书读,朕出点钱,应该的!”李世民脸不红气不喘,直接把名声往自己头上放,反正皇后和自己商议之后,已经有打算让长乐和这小子凑一对,这点名声,就当彩礼的一部分了!
“陛下圣明!”群臣开始对李世民歌功颂德。
李世民的喜悦之情,笑声都掩饰不了。
这满地的书籍,在他眼中已经不是纸张了,这是自己的政治资本啊!
这些书一经颁发,他李世民在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地位,会徒然拔高,什么得位不正,什么杀兄囚父,在读书人的利益面前,这都不算事!
在青史中更是会有浓墨重彩的一笔,普及文化,天下人有书可读!
这是比开疆拓土还要大的功劳啊!
功绩堪比三皇五帝!
功绩是一回事,还有让李世民头痛无比的世家。
皇帝执政,那必然要从读书人中,选拔人才来当官治理天下。
而凡是读书人,那都和五姓七望这些世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一个普通百姓想读书,只能去借,至于说卖书的铺子里面那些书。
那都是读书人谋生的手段,自己默写出自己学过的四书五经,卖给书铺,书铺再赚差价!
并且内容要么是烂大街的经纶,要么就是质量极差,因为不同的人记忆的东西肯定不一样。
想看到质量高的,想看到哪位名宿的注解,你只能借书,一旦借书,就只有向世家借,因为只有他们有!
他们有自己的世代传承书籍,外人想要阅读抄录,就必须拿出有相应价值的东西。
这样就使得世家大族的书籍是越积越多,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。
现在李潇一招就破解了,这可为李世民减除世
第三十八章 巨量书籍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