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然,哪怕李世民看过书信,知道盐田的产量,但还是当面说起来振奋人心!
李世民眼中闪过一道精光。
看着李世民算是回过神来,李潇向房玄龄了解着具体情况,毕竟书信中都是捡重要的说。
“稳定盐价,还能怎么做?”
房玄龄还以为李潇这是在闲聊呢,然后一五一十地说着。
“刚开始的时候,郑家把盐价拉得很高,制造着恐慌!
长安城的百姓开始疯抢,无论是需要还是不需要盐的人,都在囤积盐。
等我把洛阳等地的盐收回来之后,就想着像饥荒之年,开仓放粮一样平价卖出去。
可是,百姓像是疯了一样,不停地买,甚至规定一次只卖一斤,队伍都排地老长。
几天时间,信义商行的盐铺,就无盐可卖了。
即便是牛庄日夜不停地生产,可没用啊,我们销售价定高了,百姓直接去郑氏盐铺购买,只有少数大户自家想要好盐,以及一些商贩,蜂拥到信义商行买雪花盐,但是对打击郑氏没有用。
他们主要是卖给百姓。
没有坚持几天,就被买空了!
等蜀地的盐运回来,便把价格稍微调高,比郑氏低几文钱,但是好景不长,坚持的时间比第一次稍微长一点!”
李潇眼巴巴地盯着房玄龄,期待着他继续说下去。
“看着我干啥?没了啊。”
“这就没了?”李潇一脸的不可置信,“就,就这样浪都没有掀起一朵?”
“师赞!”李世民呵斥了李潇一声。
什么叫浪都没有掀起一朵,房玄龄这段时间也是被搞得精力焦脆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自己还没说什么,李潇就下结论了?
臣属不和,朝廷还能稳定?
李世民这还是拎得清。
李潇赶紧上前,他也知道自己失言了,“房伯父,我不是那意思,我就只是单纯地说对郑氏的生意没有造成创伤!”
“算了,我也知道你是无心之言,对了,现在盐队走到哪里了?”
李潇预估了一下时间,“应该要进万年县的地界了!”
房玄龄看向李世民,“陛下,随着信义商行的工坊遍地,现在长安城内百姓人口有所增加,虽然运回来近五十万盐,但是不用说也明白了,就五十万斤盐,一人就只能买到半斤,再加上长安城有钱人不在少数,有好盐,恐怕会立马被抢购一空!
李世民也不好意思再开口了,都变相地跟荥阳郑氏低头了,这还没几天,又运来一批盐。
要是能击退郑氏,那叫知耻而后勇!
要是三五天之后又被抢空,无盐可卖,那叫自取其辱!
李世民脸色越加复杂,想等程咬金再次运盐回长安,打个漂亮翻身仗。
可又有点等不及,想着先找回一波面子。
李潇看着书案后李世民纠结的脸色,上前轻声说道,“陛下,商场如战场,可不能凭一时之气,作出决定啊!”
“我建议我们运回来
第一百三十八章 已至绝境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