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122 章 要票房还是要名声?[2/2页]

内娱传奇:从2000年激变 BYD唐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   本身韩三品已经有商业层面的考量。
      毕竟新人导演片酬低,成本低,像他曾经给冯小杠投的第一部戏预算才400万。
      后来给宁浩第一部电影疯狂的石头三百多万,第二部才1000万。
      他作为一个大企业当家人,这点钱不是小意思,赔了也不怕。
      “你要记住,这种分散投资新人,只要能有一个或者几个新锐导演脱颖而出,那就赚大了。”
      韩三品是比较有魄力和闯劲的人。
      他坚信国内电影不缺少人才,只缺少发现人才的机会。
      有时候,或许几十万几百万,就能让一个导演扬名立万。
      “你看冯小杠在北影拍的三部影片,两部栽了大跟头,那我作为厂长,如果没有最后一试,甲方乙方能出来,贺岁档能立起来?”
      “是是,任尔东南西北风,咬定青山不放松,韩总实在是高呀!”
      小吴知道这件事一直是韩总前期比较得意的操作,所以连夸高明。
      极尽吹捧之能事。
      “没有韩总的运筹帷幄,大胆支持,哪里会有冯小杠的重获新生,更不可能跳到王谊兄弟拿400万的天价年薪。
      更不会有国内电影市场的迅速发展,让我们在过年时候好好乐一乐。”
      “呵呵,过去了,都是过去的事,好汉不提当年勇。”
      韩三品笑着端起茶杯,吹了吹上面的热气。
      慢慢喝了一小口。
      嗯,真香!
      ……
      另外一边,李有信则跟随中影工作人员来到了艺术创作人员中心。
      这里由集团所属的几个电影厂,比如北影、儿童电影制片厂等部门和子公司的编剧、导演、演员、摄影、美术等500多人参与组建。
      李有信坐在会客室内,接着见几人抱着一沓文档进门。
      “嗬,这么多?哥几位受累啊。”
      “谁叫咱中影人多呢,没办法拍完啊,都是历年积攒下来,你自己好好找找吧。”
      带他来的工作人员笑着说不客气,然后把地方空出来。
      转身走出去,顺便把门带上。
      坐在不大的会客室内,李有信望着这么多些剧本,头都大了。
      “这么多啊,不知道有没有分类,或者先把出名的编剧本子给挑出来啊。”
      他发现有几个文件袋上,甚至还有灰尘。
      好嘛,清库存来了。
      “唉,这样低的积极性,不愧是大企业的人。”
      自嘲一句,李有信开始分类筛选。
      他的目标很明确,除了古装电影外,就是喜剧电影。
      这两样在国内受众较多,想要取得好票房,这两大类是首选。
      “究竟是选票房还是选声望呢?”
      李有信内心不停思索。
      票房和口碑,换句话说类似于商业电影还是文艺片。
      他是想要获得高票房,还是想拿电影奖项来刷声望。
      国内典型代表来讲,目前冯小杠无疑是商业化最成功的导演,电影的票房都很不错。
      但目前的氛围,电影通俗就很难获得电影奖项。
      即使票房卖的好,依然时不时被拉出来质疑。
      另外一位有名的导演张一谋老谋子,身为导演的处女作便获了国内首个国际电影节金熊奖。
      先拿了奖,后来才闯入商业电影赛道。
      与冯相比,他的路显然更顺。
      摆在李有信面前的两条路,让人犹豫不决,不知该选哪一条好。
      “即使我想拍商业电影,目前不知道拍点什么好。”
      他犯难了,许许多多的记忆片段不停翻过,仍下定不了决心。
      不过看着看着,李有信忽然发现剧本上一个陌生而熟悉的名字。
      ?川!

122 章 要票房还是要名声?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