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四百九十二章 泄露[1/2页]

全面战争之伐清 泪曲.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    “世子邸下,我们不能让夏人夺了我们的江山社稷啊!”
      朝鲜汉城,景福宫内。
      一众朝鲜大臣在李氏王族的带领下跪倒在世子李?l面前,齐声哭天喊地,仿佛遭受了巨大的冤屈一般,年少的世子李?l有些紧张地看着面前乌泱泱一片跪倒着的大臣们,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些什么。
      好在他的母亲王妃金氏是个有主见的人,她沉着冷静,回答道:“诸位大臣们,我朝鲜乃皇夏之属邦,殿下心怀反意,遭至上国惩戒乃理所应当,世子年幼,上国派大员辅政,有何理由反对呢?”
      “王妃娘娘此言差矣。”金氏的舅舅金锡胄带头反对自己外甥女的话,他言辞激烈:“自我朝鲜立国至今,历朝历代又有什么先例能让上国派遣官员直接代为辅政?况且大夏野心勃勃,几度扩张,不论东西南北皆动兵戈,今日之事不过是借题发挥,想要以此为契机吞并我朝鲜罢了!”
      “金参议所言极是,我等食君俸禄,自当为保卫朝鲜江山社稷而战,怎能令太祖康献大王流传下来的基业毁于我辈之手?”
      “宁可战死失社稷,绝不拱手让江山!”
      一时间,大臣群情激奋,他们的吵闹声几乎要将这大殿的屋顶给掀翻,王妃金氏见状,只能连连安抚大臣,告诉他们此事再议——金氏虽然有主见,但她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妇人,眼见大臣们群情激奋,她也知道要是自己一直反对,很有可能被那几个李氏王族借机赶下台,如果只是这样还好,就怕在背后搞一些小动作,夺了她儿子的位置。
      随后,金氏让他的舅舅和几位娘家人随自己到另外一个大殿进行商议,在这个时候,娘家人才是她能够依靠的,她也需要提前得知娘家人的想法,不然要是到时候闹了个政见不合就不好了。
      金锡胄等人自然是清楚金氏的想法的,他们几人随金氏入殿后,金氏就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:“舅舅、父亲,你们到底是怎么想的?难道真的要与夏人撕破脸皮不成?”
      “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。”其父清风府院君金佑明叹了口气,无奈的说道:“夏人这摆明了想要吞并朝鲜,若是我们坐以待毙,不进行反抗,朝鲜用不了多年就会被直接吞并的,到时候不仅你失去了王妃之位,我清风金氏也很有可能遭到打压。”
      “确实如此。”金锡胄附和道:“若是朝鲜真的变成夏朝的一个布政使司,你认为夏朝皇帝还能容许我们这些两班贵族存在吗?只怕朝鲜建省之日,就是我清风金氏覆灭之时。”
      金氏听了父亲和舅舅的话,心中也是一惊,朝鲜国内的大族其实就和隋唐时期的名门望族一样,每个家族成员从降生开始就和家族兴旺紧紧捆绑在一起,他们不论做什么都要优先考虑对家族的影响,要是家族覆灭,覆巢之下焉有完卵?….既然父亲他们都将这件事说得极为严重,那金氏就不再有反对开战的想法了,她深吸一口气,道:“父亲,国内有多少家族准备和我们一起举事?想要反对如日中天的大夏,只靠我们清风金氏,无疑是以卵击石。”
      “这我自然清楚,全州李氏、清州韩氏、安东金氏、丰壤赵氏等等也都愿意起事,他们已经开始暗中积蓄力量,等待时机行事。”
      听到有这么多大族准备加入,金氏惊讶得嘴巴都难以抑制的微微张开,这么多大族一同起事,若是成功了还好,可要是失败了,那整个朝鲜王国的大族基本都被一扫而空了。
      定了定心神,金氏又问道:“那么需要我做些什么吗?”
      “我要你联络各道兵马节度使、兵马防御使,理清这些人里面有多少是站在王室这一边的。”金佑明严肃地说道:“还有,训练都监也不可能松懈,御营厅与守御厅都要严抓,朝鲜武备松弛,宣祖留下来的两厅是朝鲜最后的精锐了。”
      金氏点头记下,金佑明又接着嘱咐了一通,金氏都牢记心中,并在送走亲人后,吩咐下去全盘照办。
      虽然不清楚李?サ拿苣笔窃趺幢幌娜瞬炀醯模???誓诓恳?家馐兜搅讼某??锌赡茉诤撼遣渴鹩薪跻挛溃?幌氲浇跻挛滥强膳碌那楸ㄕ觳槟芰Γ?蟪济嵌既滩蛔”澈竺俺隼浜埂
      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,潜伏在汉城内的锦衣卫还是察觉到了朝鲜内部的密谋,他们连忙飞鸽传书,将这一情报送往平壤府与釜山,提醒临时驻扎平壤的夏军第一镇代总兵提前做好准备。
      此时的朝鲜王国境内,第一镇已经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地界,并分兵驻扎在朝鲜各道,维持治安,同时也有监视震慑朝鲜人的意味在里面,第一镇的存在便给了朝鲜官僚们沉重的紧迫感,他们担心哪一天就会被夏军提前发现,因此不得不放弃万全的准备,以效率为主。
      一时间,朝鲜国内风波四起,局势逐渐开始紧张起来,百姓永远是嗅觉最敏锐的群体,他们提前感知到了战火的阴霾飘荡在天空之中,为了躲避战乱,居住在城外村庄内的平民纷纷携家带口,搬入有着坚固城墙保护的城池之中。
      武安十五年六月廿三,锦衣卫密报被送至第一镇代总兵东方阳手上,这位同时也有着第一旅旅帅这层身份的中年将军看完了密报后,眉头紧锁,顿时意识到朝鲜的局势正在朝着不利于夏军的方向发展。
      这里的不利倒不是军事方面的,而是似乎整个朝鲜王国的官僚都准备团结起来对抗朝廷,朝鲜官僚的反抗虽然很容易被夏军镇压下去,但在夏军控制整个朝鲜以后,很有可能就无法借助朝鲜本地的士人的帮助对朝鲜百姓进行统治。
      在士人普遍对夏军怀有厌恶情绪的情况下,夏朝只能从国内调派官员,其中的语言交流问题是个很大的问题,不过这个问题虽然有些棘手,但也不是不能解决的,毕竟安西、缅甸、交趾等地都是这样过来的。….后面的事情就不关东方阳的事情了,他在收到锦衣卫的密报后,当即派出数路信使前往驻扎在朝鲜各道的夏军军营,通知各地夏军做好战斗准备,同时向国内汇报,也不管朝廷的旨意能不能及时送到,先汇报一手总是没错的。
     

第四百九十二章 泄露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