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三百一十三章 贼军低九江[2/2页]

好歹也是个皇帝 秋水夜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伪周贼军大举东进后,这瑞昌根本守不住。
      所以看似兵力不少,但实际上这里的城防其实不咋地,城头上甚至连一门长管重炮都没有呢。
      伪周贼军东进后,瑞昌城内的守军根本就没有没有进行抵抗,或者说他们也用不着抵抗,王家祯他们可没有要求他们守住瑞昌。
      前期挡一挡伪周贼军的中小规模的兵力就行了,一旦伪周贼军主力出动,自然是有多快跑多快,然后第一时间退回九江防线。
      连营地都已经提前准备好了,就在九江府府城德化城的东侧突出部半岛的梅家洲,这地方和鄱阳湖东岸的湖口遥遥相望,距离非常的近。
      明军甚至为了方便驻防,同时也是为了扼制周军水师闯入鄱阳湖,都直接在这里架设了一条众多船只构筑浮桥。
      这浮桥除了充当交通用外,还有个作用就是充当河上城墙,阻挡对方水师进入。
      同时明军规模庞大的水师,也是围绕鄱阳湖出入口驻防。
      如今瑞昌守军看见贼军真的杀出来了,直接按照之前的计划撤退,一路直奔梅家洲去了。
      总不能真指望着这万把人守住瑞昌不是。那样的话和主动送这万把人的人头给伪周贼军有什么区别。
      明军走的干脆,甚至他们的撤退是早就提前准备好的了,这走的干净利落,而且毛都没给伪周贼军剩下哪怕一跟。
      所有能用上的物资基本都搬走了,城内的士绅富户们也是早早跑光了,连普通人为了躲避战乱都已经是跑了不少。
      而能用的青壮基本也是被明军提前强行征召了。
      现在瑞昌城里除了几千连口粮都没有的老少残弱外,啥都没剩下……
      看见被搬的干干净净的瑞昌城,郭东岩也是挺无语的,这些明军的准备工作还是很充分的嘛。
      把坚清壁野这一套玩的还挺顺溜的,他带着大军一路东进,别说在这瑞昌城里没找到任何可用的东西,就连乡村野外也没能搜集到钱粮。
      人家明军早就把这一带的钱粮早早就征集光了。
      人家明军搜集钱粮的本事,那可是一点也不比伪周王朝的税务官员们差多少,甚至都还要强一些。
      除了明军玩坚清壁野外,如今在瑞昌一带搜集不到什么钱粮也和这地方成为了战区有关系。
      自从去年八月份开始,伪周贼军就已经开始和明军在瑞昌一带频繁交战了,而且越演越烈,双方的小规模部队围绕着这一片地方进行反复厮杀。
      这个过程里,肯定是有不少人会被误伤的。
      如此情况下,能跑的当地人早就跑了,有些多到了九江城里,而有些干脆跑到南昌城去,不过更多的人还是选择逃亡更那边的乡村地区。
      毕竟他们躲的其实也不是伪周贼军,而是双方交战激烈的地方。
      瑞昌是双方交战激烈的地方,但是在南边的乡野地区,估计则是不会成为双方来回拉锯的战场,毕竟谁都知道九江战役就是周明两军的大决战了,甭管谁胜谁负,估计都会在这里分出胜负来,不太可能波及到南边的乡野地区。
      不管以后明军赢还是伪周赢,其实都不太可能危害道南边几个县普通人的安全。
      民众自发的逃亡,再加上明军又强行征召民夫,征集军需,以至于让瑞昌地区现在连人都没多少,更别说有什么钱粮了。
      对这种情况,伪周贼军也是早有预料,土匪头子郭东岩早就吩咐过,战役前期,尤其是九江战役期间就别指望就食于敌了
      人吃马嚼的一应军需,都要提前准备好运输到前线去。
      就连运输辎重的民夫,都得提前在直隶地区征召好备用,别指望在到当地再强行征召民夫。
      那破地方根本就没有钱粮可取,无法就食于敌,别说钱粮了,人都没几个……
      因此这一次东征,周军是前头数万大军行军前进,而后方也是有成千上万的民夫推着手推车,挑着扁担,牵着牛马骡子车辆。
      这一路浩浩荡荡,场面极其壮观。
      明军直接放弃了瑞昌,周军接管了瑞昌后,把这里设置为一个后勤物资中转站,而大军则是继续前进,从九江城西侧的鹤问湖等湖泊南侧绕行,直奔九江城而去。
      崇祯十年三月初二,数万伪周贼军终于抵达了九江城下。
      而城头上的诸多明军文武高级官员们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伪周贼军,在看看伪周贼军那一排一排的火炮,一个个都是忍不住头皮发麻,这贼军太多,枪炮太多了。
      江西巡抚解学龙看着城外的伪周贼军,同样眉头紧皱!
      伪周贼军这是来者不善啊!
      而自己能守住九江吗?
      他不知道!

第三百一十三章 贼军低九江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