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建议把教科书上的地大物博去掉,有些偏激却又符合国情。
地大物博没错,但人均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更是没错。
这个词去不去掉都是小事,但从小接受的教育需要改改了。
从小就得培养珍惜资源节约使用的理念,更要教育孩子们全面、客观、理性的看待事物。
中国的国际环境并不好,不要让小孩子从小就有一种优越感,给孩子灌输忧患意识远远好过优越感。
看看现在的小孩,除了熊、皮、乱还有什么......
古人的优越感就很强,一直以为天老大他老二,除了中原都是蛮夷。
对各藩属国永远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,处处彰显大国风范。
所以他国进贡一两黄金的礼品,我就得回赠十两黄金的回礼,否则怎么能对得起我大国风范。
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,古人的以点盖面以偏概全的思想,使得中原一千多年没有什么发展,除了文化,除了诗词歌赋,几乎没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......
不管是农业、工业、商业还是什么,统统都是附加品,可有可无的那种。
在唐朝,真正能谈得上是鼓励的真不多,大部分都只是默认允许。
不过鼓励确实是需要巨大的本钱的,闫艾会觉得有必要让大唐人由被动到主动,不管什么阶层,有利可图的总是能发展起来的。
倪工匠已经等得很着急了,现在都九点了,闫顾问怎么还没来呢?
按照大唐的作息规律,这个点已经忙活一个多时辰了。
盖员工餐厅的地方已经拆完了,水泥石子什么的已经运过来好多了,但是目前还不能搅拌,因为闫艾会交代过,必须等他回来。
不等也没办法,倪工匠实在是看不懂闫艾会花的图。
三视图就是正视、侧视和俯视。
闫艾会的画工很一般,对现代建筑没有一点印象的倪工匠真心看不懂。
这俯视图就是从上面往下看的,不过怎么看也不是这样的啊......
终于,闫艾会姗姗来迟。
这回带的东西不少,不过多是些种子,蔬菜种子。
夏花挺失望的,没有零食吃了。
春兰倒是挺忙碌的,先与司农寺的人交接记录。
然后帮忙整理,一千多斤几十种物品,不得来回搬嘛。
而且,这种子包装都差不多还得分开吧。
至于工匠那边,着什么急。
虽然他只是侍女,但也是贴身侍女,等级比工匠高得多,让他们等会又怎么了,家主的事才是第一位的......
花了半个多小时才全部整理好,闫艾会伸个懒腰就坐在凳子上了,夏花赶紧端杯水。
买的时候都是用塑料袋分开装的,开始回到家之后卸车,是直接扔到地上的,很多塑料袋都破了,袋子都混到一块了,不分开还真不行,总不能一包小白菜一包大白菜的混着种吧。
喝口水喘口气,闫艾会才问道,“早上吃饭了吗?”
“吃了,油条真好吃。”
夏花笑嘻嘻的回道。
饮食表也是闫艾会制定的,以后餐厅建好了,就严格按照饮食表来。
油条是昨晚上教给厨子的,油却是闫艾会提供的,唐朝是有植物油的,但是一般不是用来吃的。
厨子的手艺已经如火纯青了,当晚回去之后就试验了几次,很成功,早上的油条应该的了全府人的称赞。
而豆浆就简单的多了,虽然豆子很珍贵,但是对权贵来说就是不是个事了。
磨豆浆也很简单,所以早上的豆浆硬是加磨了两回......
咸菜什么的更是小事,不过太费盐了,看的管家心疼不已。
所有人都兴高采烈的,斗志昂扬干劲十足,效率起码提高一半。
而暂时没事做的就跟着倪工匠熟悉水泥,倪工匠也做了几块水泥板,一个是用得上,另外就是让众人认识水泥......
“那就好。”
闫艾会也很高兴,渐渐挑食的小丫头都觉得好吃,那其他人就更不用想了。
“对了,倪工匠来了吗?”
“已经来了,现在正在教大家使用水泥呢!”
春兰回道:“而且还运来了很多的石子沙子,堆了半个院子,因为不清楚会用多少,管家就先不让再运了。”
“恩,这是第一次用水泥盖房子,对需要的量没有预估很正常,以后盖得多了心里就有数了。”
闫艾会又喝了口茶,说道:“走,咱们去看看去。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。”
刚出了院子,就看见李进在等着,在府里是很安全的,但是李进不仅仅是侍卫,他必须时时跟着闫艾会。
而闫艾会刚看到他就想起来一件事,“李进,你让人帮我给太子传个口信,就是让他给我在城外找块地,我要种菜......”
李进很专业,也不问为什么,只是询问了一下有什么特殊要求,然后转身交代别人去了。
种菜对地有什么要求,当然是越肥沃越好了,酸碱中性的就先不考虑了,对了,还有水!
 
第78章 丰衣足食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