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人总是会以五千年的文明而自傲。
事实上没错。
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四千多年了。
而再往前的远古时期也有很多的事迹和传说。
当然也并不能确定没有文字,只是到如今并没有被保存下来,或者说并没有被发现。
文明的组成条件是政治上的国家权力机构,然后就是金属冶炼技术和工具农具,还有就是必须有城市建筑,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文字和文记录。
不过也不能因为没有这些而否定一个文明。
实际上,很多地区都是有史前文明的,只不过基本全部被摧毁或者被掩埋,至今没被发现......
不过更不要因为这种文明而洋洋得意。
所谓的文明只是我们用来炫耀的资本。
但是对于先人来说,都是血与汗还有生命换来的。
就像那些天天宣传的传承一样,多是资本运作,跟人们生活没多大关系。
而到现代失传的很多很多,但是没什么可惜的。
因为最好的传承就是应用到生活中的那些,而不是因不适合时代发展而淘汰的。
它们为先人已经做了足够的贡献了,就让它们休息吧。
别一遍又一遍的拿出来搞情怀......
就以现代的眼光来看,发展最迅速的时候就是在思想大碰撞的时期。
很多时候古人不是不想做事,而是受到了制约太多。
往往事情做不好还会被连累,特别是那种基层官员。
他们对于地方最为了解,想法也就最多,想做事的人也就越多。
可只有他们的话是很难成事的。
不管是改革还是做事,往往是从上往下的好。
高层决定的下面一般也是会执行的。
虽然有很多阳奉阴违的,但也会有很大的改变的。
李世民还是被说动了,或者说他早就心动了。
人口普查是个大动作,但同样也意义重大。
古人最重视的除了教化就是人丁增加了,否则也不会强制婚配了。
不过也正是因为动作太大,李世民不得不深思熟虑。
统治者对国家了解的越详细统治力度也就会越强。
这可是很多豪门世家不愿看到的,他们的发展离不开黑暗。
最后的结果闫艾会也勉强满意,房玄龄也同意了,其余几位众臣也都表示支持。
其主要原因就是费用是闫艾会出的。
当然也有不满意的地方,闫艾会最开始的目的是想给所有人争取人权,包括贱民和奴隶,因为他们也都是大唐人。
李世民和房玄龄等人也是赞成的,不过他们却不同意太过急于求成,改革太突兀的话会引起事变的。
所以暂时制定了一个三步走的计划。
第一步就是清查人口,这样朝廷就会对豪门世家有个清醒的认识,河北之地有人两百万,而有籍者不到一半......
第二步就是以利诱之,随着农业的兴起和工商业的发展,积需大量的人口,而那些豪门世家为了利益也会慢慢地将人放出来......
第三步就是制定法律,保证人权,国家赋予所有人生存权,除了罪大恶极之人,任何人和单位都不能轻易处决......
就以目前的发展来看,李世民能做到的也只能到这了。
还想要自由要权力,只能等以后了。
闫艾会也只能接受。
以李世民目前的处境和威望来看,强行推举人权只会让他死的连渣都不剩。
因为牵扯的太多太多,就连他的小弟都未必会支持他......
如果早穿越个十几年,或许还有可能。
只有乱世才能轻易地改变规则,而如今天下刚太平,贸然改革只会适得其反。
又聊了一会,闫艾会和闫洲就回去了,报社社长的位置也确定了,虞世南。
虞老头已经六十八了,在古人中也是高寿了。<
第109章 善良是种能力,否则就是愚蠢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