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87章 妾论,西域地理志[2/2页]

一人持枪,万世名 随风刀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因为最早才显得珍贵,里面的工整、对照、用典都不如后世,千年来咱们历朝历代出过不少工整完美的诗词,愚认为要胜过诗经中的传世经典。”
      “就比如……前唐时期的诗仙,有过一首《将进酒》就非常具有代表性,我认为是诗中巅峰。那句:
      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”
      “简直写的太好了,不正是对照我等年轻子弟么?柳姐姐,你信我将来一定会有一番大作为吗?”
      澹台芈说的激动,屁股从椅面蹦起,向前大迈一步。
      柳絮吓的后退,以为他要抓自己的手。
      忍不住错愕打量面前的公子哥。
      这般不稳重,谈什么大作为?
      听韩统领说,世子十岁独自上天师府,十六岁持枪游历南部边疆,二十岁力斩七境大妖,也没这样只是幻想就激动。
      想起自己的任务,柳絮压下心绪,微笑道:“公子出身高贵,又是先皇后胞弟,有大作为是一定的。”
      澹台芈挺起了腰杆,喜悦道:“柳姐姐也这般认为吗?太好了。”
      “按我说,族内就应该专心指望我,走一些旁门左道没有用!再多人入京,顶得过我皇帝姐夫给我一顶官帽吗?我已经是三品虚衔,一旦入朝,不得做个侍郎?”
      柳絮勉强笑笑,心里评价越发低。
      幼稚至极。
      不过,注意到他说的旁门左道三个字,柳絮念头微动,双手叠在小腹前,有意无意问:“澹台公子说的是族内还有人像你一般优秀?他们是读书人?还是修行者呢。”
      澹台芈脸色淡了淡,不屑的说:“一些低贱的旁支子弟罢了,也就是有些能耐才能和出身嫡脉的我相比。”
      柳絮眼底光芒闪了闪,盈盈一笑,“澹台氏千年世家,鸡蛋不能放入一个篮子里哦,不过公子出身高,他们可能都是辅佐公子的。”
      澹台芈脸色缓了缓,坐了回去,点点头,“倒也是,其中还是有几个不错的,比如我那个堂哥澹台翰,他就很清楚自己的位置,对我恭恭敬敬,但另外几个……”
      ……
      林渊在府里,只是澹台芈没资格再见而已。
      魏王府最高楼是东北角的望亲楼,八层木制,三十米左右,这也几乎是每一座王府的标配,用来登高望景,如果是地方上的某一座藩王府,则会建在遥望京师的方向。
      韩青带着西域儒僧穆安,与几位北境知名儒士到来。
      林渊在最高层等着。
      见面刹那,林渊审视儒僧穆安的同时,穆安也暗暗打量这个威慑西域数百年的魏王府后人。
      魏王封地包括整片北境和半片西境,不仅对峙着妖国成契,也震慑几大胡国与西域不少国家。
      好几代彪悍的魏王都干过屠城犁边的活,‘名声斐然,对异国来说几乎到了可以小儿止啼的地步。
      “大师原是我大景人士?”
      林渊忽然开口,笑问。
      穆安收敛目光,低头应是,“草民祖父生于西北陇州,因为经商缘故远迁西域,后来遇见祖母便留在了那里。”
      林渊点头了然,伸手示意坐下叙话。
      陪同而来的一位北境年轻儒士捋须笑道:“离乡远游的游子,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念着家乡,正也是我儒教祖宗观念带来的啊。”
      另一位年约三十许的儒士附和道:“祭祀祖先的传统也是我儒教推行的,穆安大师想过落叶归根吗?他国总归是他国,哪有咱们自己的故土好啊。”
      前一人也道:“是啊,曾有古话,宁要家乡一捧土,不恋他乡一两金。我也曾游学过,去了大景各州,见过江南的温柔入骨、京师的恢弘繁华,最后却还是回到北境,纵使作一教书匠。”
      “大景太大了,哪怕只是各州之间,习俗风物也很是不一样。”
      林渊对二人笑笑,颇为满意。
      之所以请北境儒生作陪,正是为了帮腔,两人已经开始这么做了。
      穆安耐心倾听着,时而感慨的点头。
      “在下有过这一想法,只是祖父和父亲都已年迈,回归故里几千里路不好走。”
      这时候林渊才又开口。
      “先生大才,不如这般,我遣人代你去迎祖、父归养陇州,穆安先生入我帐下,将来去幽州做事。”
      林渊给出诱惑条件。
      给官给职,还代你迎回祖、父。
      几千里的路程,人还是年老之人,难度相当不一般,哪怕不考虑路途上会不会遭遇匪盗、横祸,光是老人家能不能走得动就是一件难题,西域可没有一条一通到底的大路,堪称黄沙漫天、荒凉苦寂之地。
      花费不会小,但对于招揽一名见识博广的人才而言,却又显得微不足道。
  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林渊霸道先下手,报出了身份,让其先放下其他人的请帖。
      “这……”穆安有些没想到招揽来的这般快。
      陷入了犹豫。
      旁边的北境儒士笑道:“大梁城厚待读书人,几代魏王爷坚持下来,读书氛围不差京师和江南多少了,穆安先生可曾听说过大梁玉京楼?”
      “上下八层,每层七米高,藏书百万册,魏武宁王始建,如今已然成为当世数一数二的藏,引得无数人趋之若鹜,不瞒你说,在下也是念着此楼,才坚定了回到幽州的决心。”
      儒僧穆安眼前一亮,附和道:“听说过的,听说过的,那好吧,再犹豫便是不恭了,在下愿追随世子,竭尽奉效才能。”
      “为表诚意,愿先献上双足所过西域地理志一份。”
      “以及所见秘闻,西域边国龟兹王已死,现王受胡国后燕扶持,将前王之美艳王后抢入宫中,或要对大景西北边境有所动作,殿下察之。”喜欢一人持枪,万世名请大家收藏:

第87章 妾论,西域地理志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