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223章:热情的鹏城人,超市赚翻了![2/2页]

逆袭1990 妞妞骑牛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活用品一类的都通通放在一楼,陈东是花了点心思,动了点头脑的。
      本质上也是为了便利人群。
      至于负一楼,他划了几个大空间。
      负一楼的商品,主要集中在精神需求方面。
      例如:艺术画,进口装饰品,进口食品,还有一些高档电器等比较昂贵的东西。
      同样,这些进口商品的利润也很可观。
      远的不说,去国贸买进口商品,还要外汇卷,这里,可不需要什么外汇卷。
      负一楼的商品成本价并没有多高,但通常有附加价值,比如这个年代人们已经接受到外国文化冲击,国人开始艺术启蒙。
      拿一幅艺术画作比较,要是只算颜料和纸的钱,一两块就够,可是把画家投入的精力,时间等等因素折换成商品的价值,一幅画就可以买到几十元,甚至上百,上千。
      这也是负一楼商品更受陈东器重的原因。
     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口袋里有了钱,他们对物质方面的需求已经达到饱和,就会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。
      只买贵的,不买对的。
      这样的口号,在这个年代喊得震天响。
      特别是那些,炒股,刚下海经商的老板,最能体现。
      可以预见的是,日后奔向负一楼的消费者会越来越多。
      陈东已经开始未雨绸缪。
      他俩跟在人群屁股后头,瞎晃悠。
      当陈东和马国良在超市里头闲逛的时候,偶尔会听到几句惊叹。
      类似于“东西好多啊,一应俱全!”
      “这玩意儿没见过,很新奇。”
      此类云云,他们两人心里都偷着乐。
      看来消费人群对超市商品的满意度还是很高的,陈东打算开业后找些人填写调查报告,看看消费者对于超市管理和经营,还有什么宝贵的意见?
      知己知彼,才能百战不殆。
      这话是用在兵法上,商场如战场啊!一样适用!
      做买卖的生意,最重要的还是得把握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。
      就这么默默在脑子里盘算着,一天逛下来,陈东把自己家超市逛熟了。
      就算把他丢在超市某个角落,他都能知道这是在哪,要怎么走出去。
      马国良看着来这里逛的人,都拎着大包小包的袋子走出去,就猜测,今天的营业额估计很好看。
      到了夜里,超市打烊,庞然大物一样的超市一瞬间熄灯,里头的商家纷纷走上回家的路。
      而陈东则开始了今天的重头戏。
      “算算。”他看着马国良面对着账本,算流水。
      “额,二十七万,六十八万,九十三万……”
      “一百零二万?”
      马国良被狠狠地震惊了一下。
      他没想到内地人的购买力会这么猛!
      换作是香江,他一点都不意外。
      而超市今天一天的流水,居然就破了一百万!
      鹏城的人几乎倾巢而出,都来这里凑了个热闹。
      甚至,还有听说了超市,特地赶来的外省人,因此今天的客流量很大。
      商场面积大,多少人都容得下,自然也增长不少营业额。
      按照这样的流水算下来。他们一个月就能挣3000万!
      这么大一笔?!
      “不错!”
      陈东听到这个数字,很满意,因为已经达到了他的预期值。
      这还得多亏了媒体的宣传,吸引了一大批外地人来这凑热闹。
      ......

第223章:热情的鹏城人,超市赚翻了!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