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两座城市上!
      他的心思昭然若揭,就是以防挡不住武林军,他们还可通过崖山、泉州两大港口出海,前往琉球所在。
      赵?有些犹豫……
      “贾相,此两地,是否有些太远了?”
      “不,此两地得天独厚,且当地居民常年与倭寇等人作战,民风彪悍,极易招入精锐部队,可在短时间内形成战力,反攻武林盟,拿回我大宋河山!”
      贾似道一本正经地说道,指出了这两地的优势!也掩盖住了自己的打算!
      赵?亦是刚刚登基,哪里能猜得透贾似道的意图,于是乎,将目光看向了其他的大臣。
      可如今大宋朝堂完全被贾似道掌控,其他朝臣又哪里敢反驳贾似道?而最为关键的是,文天祥、陆秀夫离开后,现在朝堂内部就没有真正的大儒之人,皆是奸臣当道,都在为自己做打算,又有谁会去提醒赵??
      “官家,此地确实最适合作为迁都之地!”
      “是啊,皇上。武林盟兵锋如此急速,只有拉出足够深长的战略空间,方可抵挡住叛军,寻找反攻的机会!”
      “官家,留得青山在,不愁没柴烧啊!”
      “是啊,是啊,皇上,我们就去泉州吧……”
      众臣齐声,皆推荐泉州作为迁都之地……赵?本就是临时上任,威信不足,又如何能反驳众臣?
      无奈之下,只得被裹挟着,同意了迁都泉州的意见!
      “各位卿家,我们可迁都,但临安终要有人守护,拖住敌军。不然,即便我们撤退,亦退不了多远。所以……诸君可有推荐的守城人选?”
      众人面面相觑,你看我,我看你……
      武将,有了王坚和张钰投降的表现,无人敢信……可若是留下文官,让谁留守,却又成了最大的问题!
      贾似道目光朝着群臣看去,目光,渐渐落到了另外两名权臣身上……也就是宋末四大奸臣之二,丁大全、马天骥!
      “丁御史、马尚书……”
      “禀官家!”
      丁大全站出列,行礼禀报:“留守临安之人,非贾相莫可!”
      “丁御史说的对!”新任礼部尚书马天骥也站了出来:“留守临安之人,必是大勇大谋之人,且威望极高,方才能按得住骄横的武将!满朝上下,唯贾相莫属!”
      其他朝臣相互对视一眼……对啊,都要迁都了,不把贾相留下,难不成还将其带到泉州,继续掌权不成?
      头上之人不掰倒,那他们得到什么时候,才能掌控大权?
      “对!官家,唯有贾相才能胜任!”
      “叛军痛恨贾相,正因为贾相有经天纬地之才,才能引起叛军重视!唯有贾相留在此地,才能拖住武林盟叛军!”
      “臣附议!”
      “贾相辛苦了!臣亦附议!”
      无数推荐贾似道的声音,响彻朝堂!贾似道整个人都傻了,这些人,可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权臣啊!可如今,竟然……
      “皇上,我……”
      赵?根本不等贾似道最后的哀求说出口,直接下了命令!
      “命贾似道执掌临安三军,务必守住城池最少一月,给迁都行动留下足够的时间……此乃皇令,不可有违!若投降、逃跑、或是守城不足一月者,诛九族!”
      圣旨一下,贾似道避无可避!现在的他只是权臣,还未到达一手遮天之势,有如何反抗的了皇令?
      无奈之下,他也只能苦着脸,乖乖跪下领旨……
      “臣,贾似道,接旨!”

第九十五章:大宋迁都?!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