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154章 清末的窑洞(四)[1/2页]

乡镇十年 北地烨堃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    往外走的时候,刘荣没有拿那把夜壶,但心里却想着,是不是应该给老人给点钱呢。
      想着,刘荣又返回身去,掏出刚才那一百块钱,快速的放到窑洞的炕沿上,然后便往外走,边说道:“来的匆忙,啥也没拿,给你们买点东西。”
      “哎吆,这不敢,娃娃快拿上。”老太太追了出来,手里拿着刘荣放下的一百块钱,死活都不肯要。
      刘荣见推脱不掉,只好又说道:“我是对面乡上,政府的,就算是我来看望你们的。”
      老太太还是执意不要,这时候,后面的老人说话了“把壶拿上。”
      刘荣一个激灵。“那就当时我买壶的钱。”
      然后迅速过去,又拿了地上的壶,冲老太太摆摆手,说了声“走了,保重身体啊你们。”快步的出了院子门。
      老太太手里拿着钱,在后面没追上,刘荣绕过山腰的位置,回头看的时候,见老太太和老人都还都站在门口,心里忽然觉得,自己这趟也没问问人家生活上有啥困难没,咋就只顾得到处转悠,还带走人家一把壶。
      这样想着,刘荣也没停下脚步,快速的往前走去。
      老天这会已经有些飘雨点的意思,刘荣的脸上已经滴了几滴雨点,整个身子也都感受到了一阵阴凉,眼见老天爷马上就要下大雨的样子,刘荣心里可是真的有点着急。
      从这里回到西塬乡上,至少得两小时,还得快快的跑。
      他心里有点懊悔自己出门为啥不带雨伞。
      不过刘荣这个人有个习惯,干啥都简单,就像父母说的图省事,他也没有带雨伞的习惯,有句当地的谚语说的很对,“大头大头,下雨不愁,人家有伞,我有大头。”就是说的刘荣这号人,毕竟他的头大。
      又拐几个弯道,刘荣心里想着这不行了,必须得先找个能躲雨的地方,不然待会一旦下大了,这荒山野岭的可就真够呛的。
      他四处张望了半天,终于看到有一处梯田边上好像有一个小窑洞,于是快速的向那里跑去。
      跑到跟前,看是个好像放柴火的废窑,也不是很大,刚好能容下一个人的样子,里面还有些散乱的玉米秸秆,也不是新的,看着都像有好几年的样子。
      刘荣躲进这个废窑里,身上感到一阵阵的阴冷,这个废窑不在向阳处,里面本身也有一点点的潮,幸好自己有打火机,他把地上的玉米秸秆往一块笼了笼,然后点着,这些秸秆有些湿,好在还能点着。
      外面的雨点好像多了起来,天上也是一阵阵的炸雷,但雨还不是很大,刘荣觉得,好像老天爷这会正在做正式下雨前的热身运动一样,这雨等下肯定小不了,刘荣心想。
      秸秆点着后,因为不是很干的缘故,火苗不大,烟却很大,整个窑里呛的待不住。
      刘荣转念一想,趁着雨还没怎么下哩,赶紧的拾些柴火,这秸秆也没多少,万一烧完咋办。
      想到这里,本身也呛的待不住,赶紧的跑出来,在这片梯田周伟拾起干柴棍棍来,还好,梯田的沟畔边上都是些低矮的植物,干枯掉的树枝什么的还挺多,三两下的功夫,刘荣就捡拾到了一大堆干柴棍棍,抱在怀里往回废窑跑的时候,一声惊雷,雨一下子大了起来。
      跑回窑洞,只见外面的雨点就像是倒豆子一样,打的梯田里的泥土

第154章 清末的窑洞(四)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