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770章巨大的人情包袱[2/2页]

仕途红人 平和心境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; 他们知道,毕业后,不可能留在京城工作,一是合适的工作不好找,二是在京城的生活成本太高。
      为此他都无法就此话题进行劝慰,好在许国汉转换了话题。
      他用有些无奈的语气说道,广济村人、特别是许氏家族的人的恩情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。
      比如,许东是广济村小学的一名代课老师,当年还教过许军波和许国汉,临近退休找到许国汉说能不能给问问,看啥时候能转正?
      说实话,代课老师转正这事儿归东华区教育局管,跟怀樟乡没有任何关系,而且由于历史情况复杂,许多人都回避不及。
      许东对许国波还是不错的,许国波便利用上城的机会,自己或陪着许东去找东华区教育局、区人社局反映问题。
      东华区教育局看在许国波是副乡长的份上,倒是不敢随便推诿。
      经过许国汉多方奔走,再加上许东符合转正的条件,后来许东终于转正,许东还是很为感激,在得知自己转正的消息时,他差点给许国汉下跪感谢。
      不过,有些事情、有些人的诉求,许国汉完全是帮不上忙的。一是自己的权限不够、级别不高,有些部门根本不鸟他,二是有些人的诉求不一定有理。
      为此有些人就在背后说许国汉的坏话,说是养了一只白眼狼,有出息了就翻脸不认人。
      这让许国汉非常苦恼,在许多时候,他都不敢回广济村来。
      好在族长还是明事理的,他不想让许国汉违法办事,毁了前程。
      只是后来,族长因为食道癌晚期过世了,他的儿子许天齐当上了村主任。
      而许天齐做事风格与他的父亲完全不一样,许国汉看在原先族长的面子上,经常给许天齐处理后续问题,却没有想到最终还是害了他。
      张峰听完许军波的讲述,又听取了东华区委书记、区长以及怀樟乡工作人员
      对于许国汉的评价。
      张峰最终决定,不给许国汉处分,而是把他调到其它乡镇继续担任乡长,再给他一个改进的机会。
      过了几天,市委常委、市委宣传部长陈朝霞找到张峰,向他反映一个问题,最终这个问题的解决,需要进行一场不大不小的改革。
      通过陈朝霞的反映,张峰才知道,新闻出版总局有规定,区、县及县级市不允许有自己的日报社。各个区自办的《东华通讯》、《北湖通讯》、《海山日报》等是在没有刊号的情况下,以内刊形式对外发放的,随时都有可能被撤销。
      另外,既然不能成立独立法人的日报社,那么自然而然地,这些记者的编制就成了问题。
      办一份报纸,特别是日报,需要许多记者。
      除了主编、副主编、首席记者、以及跑时政新闻,负责区、县委书记和区、县长活动报道的记者的编制挂在区委宣传部外,其它的记者居然都是临时工!
      时间一长,积累下的矛盾就多了。

第770章巨大的人情包袱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