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 苏大奎,“......”
看了眼老父亲,又看了眼蹲在地上哭的妹妹,心里窝火,但还是将桌子给收拾了。
其实,在他母亲去世之后,赵玉兰母女俩没到苏家之前,有很长一段时间,苏老拐每天忙着外面的活,家里洗衣做饭照看弟妹,都是他的活。
将堂屋桌上的饭碗收到厨房,洗干净。
打算弄点面,直接烙点饼吃。
结果,面粉见底了,找了一圈,只找到一点玉米面,勉强和在了一起,却又找不到盐罐子了。
苏大奎问苏红,苏红说,“我怎么知道?我平时又不进厨房的。”
苏老拐坐在堂屋里抽旱烟,心情不耐烦,“随便做点就成。”
苏红也催,“就是,大哥,你快点啊,我一会吃完还得上学呢。”
村子里只有小学,她上初中得去镇上中学。
离家有三里多路,每次下学,她都是小跑着来回的,不然,都来不及。
苏大奎在厨房里也恼火,这没盐,油也不知道在哪儿,怎么做?
苏老拐和苏红还在那边催,他着急忙慌就到灶下烧火,然后,急匆匆烙了两张饼。
一烙好,苏红就抢了一张,边吃边跑,“爸,大哥,我去学里了。”
还剩一张,苏老拐拿了,吃了两口,发现苏大奎黑着脸站在一旁不吭声,便问,“咋的了?”
苏大奎脸色不好,“就两张饼。”
苏老拐,“那你咋不多烙几张?”
就这一张饼,根本不够他一人吃的。
平常,赵玉兰做早饭,一锅粥,会给他捞最稠的,再有一个白面馒头,一个玉米或者高粱的窝头,再配些咸菜、辣子,虽然也不算多,但是,种类不少,多吃几样,就能给人一种饱腹感。
不像现在,一张饼,啃几口就没了,就好像根本没吃一样。
苏大奎脸色越发难看,闷声闷气回道,“没了,家里面粉袋子都空了。”
苏老拐愕然,“空了?”
家里的米、面,吃完了,往常都是赵玉兰拿着稻谷和小麦,直接去碾坊磨成米和面的。
那些糠和麦麸,都是拿回家,和了鸡食一起喂鸡的。
这些,苏老拐从来不用管。
可没想到,赵玉兰昨晚才走,今早面粉袋子就空了。
“那米呢?”苏老拐怀疑会不会那娘俩将东西偷走了?
可转念一想,也不大可能,昨晚,那娘俩收拾东西时,他都在场看着。
就两床破被褥,还有一些旧衣裳。
苏大奎叹气,“米倒还有小半缸。”
苏老拐松了口气,可是,再量米煮粥,太浪费时间,于是,有些不情愿地分了一小块饼给苏大奎。
苏大奎嫌弃,但是干了一早上的活,肚子饿,也就接了。
几口吃下,他问,“爸,中午饭咋办?”
这一问,把个苏老拐给问住。
昨晚,他本就没料到苏巧母女俩真的敢走。
可人家就真的走了。
昨晚走,今早就去接人?会显得他很没有威严,说不定还会让那母女俩得寸进尺,以后更难管教。
早上,他在地里干活,碰见了老支书家的大儿媳。
何喜财媳妇阴阳怪气的嘲讽了他一顿,说他厉害,有本事,将苏巧娘俩撵到了后山牛棚住,整个上河村都没比他更有种的男人了,欺负老婆孩子,很有一套。
那话听着难听,但是,苏老拐也知晓了苏巧母女的下落。
于是,对大儿子道,,“大奎,中午饭你做。你赵姨跟苏巧,现在住在后山脚下那个牛棚里,没吃没喝的,熬不了两天的。”
苏大奎点点头,等那娘俩熬不下去想回来时,再好生教训教训她们。
要是没有苏家,那娘俩只能要饭。
现在,苏家给她们住,给她们吃喝,还不知感恩?活该受罪!
第15章 一片狼藉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