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。
其实,他作为班主任,能给学生谋点福利就去谋点,管他多少钱呢,对那些穷人家的孩子来说,多一块钱,说不定就能多吃几顿饱饭。
这时,也无关什么尊严不尊严的了。
校长听了连连点头,道,“这都是咱们学校考出去的学生,能念到这个程度不容易,回头咱们学校组织一下,能帮助的一定要竭尽全力的去帮助。”
尤其,今年镇上中学的升学率特别好。
除了前两届,唯一一个陆淮生考上了县一中之外,镇上中学自复课以来,就再没有第二个考上县一中了。
就算是三中,一年也就能考个三五个。
全县中学中,双河镇中学一直是垫底的。
这次,完全的逆袭了。
不但出了个全县第一,就连升学率也是历届最好的一次。
苏巧考上县一中,徐娟考上了中专,还有刘燕,王铁柱等两个班一共有十二个,都考上了三中。
这事,甚至引起了县教育局的重视。
教育局长在成绩下来后,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了校长道喜呢。
这不,校长又马不停蹄地给全县第一来道喜了嘛。
刘老师这边正在给校长汇报着,得着信的老支书,还有田里干活的陆淮生跟他爸,全都跑来了村口。
没想到,三年时间,上河村有两个孩子以全县第一的成绩上了县一黄中,老支书开心啊,直说上河村风水好,是文曲星下凡的地方。
陆淮生高兴的跟苏巧道了喜。
苏巧笑的有些腼腆。
老支书还张罗着,要杀鸡,款待学校的老师们。
但校长表示,学校里还有一摊的事,尤其是,这次中考成绩,还得开啥总结大会,还要为来年的招生做准备。
以往,双河镇中学一直垫底,生源也就附近几个村的学生们,十分有限。
但是,这次的成绩,给他们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。
他们得抓住这个机会,趁机宣传一波,这生源肯定就能上来了。
这可是关系学校百年大计的大事,得抓紧。
校长老师们兴冲冲来,又兴冲冲的离开了。
不过,刘燕几个同学都留了下来。
苏巧请他们吃西瓜,陆淮生还去附近村民家,借了几只小凳子过来。
老槐树下,苏巧跟几个同学,一起吃着西瓜,聊着未来,很美!
苏巧全县第一的消息,很快在村子里传了开。
就连老苏家也知道了。
二香看着苏家堂屋里一片狼藉,一阵冷笑,对苏大奎道,“瞧见了吧?得亏当初咱们分家单过了。
你瞧瞧你那弟弟妹妹。
还都念了那么多年书呢?全是废物.....”
此时,苏老拐坐在屋里神色灰白,苏二奎和苏三奎挨了打后,乖乖的去厨房做饭了。
苏大奎也是直摇头,他没想到,自己分家后,父亲兄弟这边的田,竟然没法干。
他原想着帮两天,可是,媳妇儿管着,而且,等自家这干活,还得去老丈人家。
算了,两个弟弟也都不小了,两个大劳力比女人还差,他也不管了。
于是,让二香别说了,两口子回屋吃了饭,下午继续干活。
第104章 自强不息的好榜样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