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巧很认真道,“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。而且,我也知道我的将来会怎样。
您不必为我担心。我今天能给村里买拖拉机,难道,未来还能让自己吃不上饭不成?
要真那样的话,大不了,我跟妈再回村里来,您老那时可不许不要我们。”
老支书被她这话给逗乐了,“你这孩子,瞎说呢。你可是咱村里的金凤凰,你去年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了一中,来年啊,你肯定就是咱村的女状元,不会比淮生那小子差。
爷爷知道,你将来啊,肯定是这个。”
他朝苏巧赞赏的竖起了大拇指。
这样有大义的姑娘,真是太难得了,就是老爷们也比不上啊。
最终,老支书在苏巧的说服下,替村里收下了拖拉机。
不过,他在心里也决定了,这钱,还是得还,等苏巧上大学的时候,村里应该能攒下那么多钱吧?
也不确定,但是,得攒啊。
人家赵玉兰在城里卖菜,一年都能攒那么多呢。
主意一定,老支书又吸了口旱烟,随后,清了清嗓子,对着在场的村民,大声喊道,“各位社员同志们......”
老支书这浑厚的一嗓子,让吃席的人们,纷纷看向他。
然后,大伙就看见老支书笑的一脸褶子,跟老树皮似的。
“刚才,就在刚才,苏巧同志,咱们村的苏巧同志,向村里捐了一台拖拉机。”
话音落,村民们,茫然了下,又继续低头吃菜。
结果,下一瞬,不知谁喊了一声,“拖拉机?那台吗?给咱村的?”
老支书冲他点点头,“那还有假,就是那台,以后就是咱上河村的了。”
“哦~~~”有个年轻人带头嚷了一嗓子,随后,大家伙离开座位,纷纷跑向村口那辆拖拉机上。
大人们在那摸啊擦啊,孩子们干脆爬上车斗里,蹦蹦跳跳的玩耍起来。
这一天,对上河村村民来说,非常难忘。
除了出了个状元外,还得了一台拖拉机。
对苏巧来说,买台拖拉机,并不算什么,她除了有报答当初老支书以及村民们的帮助之情外,也有对农民们的一种很淳朴的亲近之情。
除了老苏家,苏巧对这些勤劳善良又淳朴的人们,是有很特别的感情的。
第一世,她虽生在城市,但是,她的祖父、外祖,全都是农民。
第二世,逃荒,她最后哪怕买房置地,也算的上是个田园农主。
所以,这一世,她要怎么过?怎么活?
当然,纸醉金迷的日子,她不是没过过。
可她觉得,能到这个特殊的年代,她有学历,有空间,有资本,为什么不为这贫瘠的时代做些贡献?做些有意义的事呢?
为这片土地,为这些农民做点什么?
一台拖拉机,只是开始。
她想,今后,她能做的,一定会更多。
“苏巧。”陆淮生借了辆板车回来,看见苏巧站在拖拉机跟前发愣,就走过来问,“咋回事?”
那么多人,不吃席,都围着拖拉机玩?
第139章 做些有意义的事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