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孟姜笑道:“人家要你个大老爷们干嘛?回家当爹呀!”
“我是说,如果黑子想要我的脑袋,我也给他!”
“哎呀,你也胡说八道,大过年的。”
这时,四妮熬好了药,端了过来。
“凉一凉,喝上神药就好了!”孟姜一边吹着汤药,一边哄着小五说。
蒋翔接过了汤碗,“来,我来吹吧!”他闻了闻汤药,逗着小五说,“味道好极了!五妮喝上,马上就好了,一点儿不耽误妮子吃过年的好东西。”
小五吐呀着显摆说:“昨天,在黑哥哥家,吃过好东西了。”
“是么!”蒋翔问妻子,“给那老神医付过诊金了么?”
“没有,我把钱给了史郎中。”
“你干嘛给了史郎中?”
“我不能出两份的钱啊!”
“你这人,”蒋翔埋怨道,“那五妮的诊金呢?”
“抓药的钱还是她黑子哥给出的呢~”孟姜说,“我估计,诊金的事,她黑子哥一并给拿上了。”
“哎呀,从这看,黑子也并不坏么!”
“我说,你也借此机会,与黑子和好算了。”
“是啊,是啊,”蒋翔起身说,“我这就过去打声招呼。”
孟姜嘱咐道:“拿上你带回来的年货。”
“好,好,”蒋翔答应着去了。
【二】《除夜下阙》戴复古.诗
生盆火烈轰鸣竹,守岁?开听颂椒。
野客预知农事好,三冬瑞雪未全消。
来到了西邻,进门就碰上了黑良臣。
蒋翔有些语塞,不知说什么好,突然来了句,“他黑子哥,你过年好啊!”
黑良臣笑道:“今儿是除夕,你老问好,早了点吧!”
“不早,不早,”蒋翔说,“我去了趟南方,带回来点年货,送来给你和神医尝一尝。当然,主要是来感谢,这几天来,你对家眷的照顾,还有,你请来的神医,看好了犬子的病……”
“哦~来感谢神医的呀!”黑良臣一指餐厅,“我们正喝着呢,你先进去吧!我去方便一下。”
蒋翔提着东西进了餐厅,一眼看见白发须眉的老神仙,接借着放东西的机会,直接给钱老先生跪了下去。
钱老赶紧让丫鬟扶他起来。
蒋翔没等站直,就说:“老神仙啊,您可真的救了我的全家呀!”
钱老捋着胡须,问道:“你家公子,好转了么?”
“好了,好了,又能吃又能喝的!”
“噢!”钱老笑道,“能吃了就好!”
“真是太感谢了,太感谢了。”
钱老又叮嘱道:“没事的时候,别把孩子圈在家里,多带着孩子们到田野里去,让小五姑娘带着小公子疯一疯,野一野。”
“知道了,知道了,都听老神仙的。”
“小五姑娘可好?”
“哎呀,老神仙呀,小女刚刚抽搐。”
“噢?”钱老转头对身边的夫人说,“诗雨啊,你跟蒋先生过去看看,再给五姑娘号号脉。”
夫人高诗雨站起身来,跟着蒋翔往外走。
在院子里又撞见了黑良臣,他调笑说:“蒋叔,怎么刚来就要走?坐下来,喝几杯么!”
“不了,不了,”蒋翔道,“小五刚刚抽搐,我请夫人过去看看。”
“呵!我费事八卦请来的贵客,你倒是用着方便!”说罢,黑良臣转身进了餐厅。
蒋翔讪讪地笑了笑,领着高诗雨回了自己的家。
高诗雨不慌不忙地给小五诊完脉,问道:“煎上药了?”
孟姜说:“已经喝过了。”
高诗雨道:“按时吃药,三天后就好了。”
孟姜连忙谢道:“谢谢老神医,谢谢夫人。”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注释
【1】接灶
接灶又称迎灶,是一种传统节日习俗。多在除夕之日,也有在元旦或迟至正月十五者。接灶,表示灶神自天上返回。此日,民间将新的灶神像安置于灶的神龛上,并敬以酒果点心。
(1)历史渊源
清顾禄《清嘉录.十二月.接灶》:“安灶神马于灶陉之龛,祭以酒果糕饵,谓之接灶。谓自念四夜上天,至是始下降也,或有迟至上元夜接乾。”
(2)时间
灶君上天奏事,来回总共七回。清代吴曼云《江乡节物词》云:“迎神薪突正衣冠,灶马纷纷乍解鞍。来复只须占七日,笑他人说上天难。”这就很有些浪漫主义的趣味,“笑他人说上天难”既豪迈,又潇洒,可体现灶王爷神通之广大。
灶王在除夕之夜,偕同其他神仙一起从天而降,灶君为诸神作向导,给千家万户带来吉或凶、福或祸。到了正月,诸神都返回天上,只有灶君还留驻人间,居于小小的灶头之上,继续伺察人们的善恶。
(3)习俗
“灶神”,也称灶王、灶君、灶王爷,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。自人类脱离茹毛饮血,发明火食以后,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,灶就逐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。
崇拜灶神,逐渐成为诸多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了。正月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,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,准备丰富的果品,焚香点烛并燃放鞭炮,以示恭迎。这一天,全家还在一起吃折箩,所谓折箩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。同时,室内掸尘,屋内扫地,垃圾堆到院中准备“扔穷”。
第29章 万物迎春送残腊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