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长腿把头上的绿头巾一把就揪下来,往桌子上一摔说道:“行了,大老黑,这顶绿帽子,我戴到今儿为止了!”
黑良臣奸笑道:“戴着吧,挺好看的!”
“好看?”大长腿说,“是你的脸好看吧!”
“戴你头上,我的脸好看什么。”
“行了,跟你说吧,那孩子不是我的。”
“不是你的?”黑良臣坏笑道,“怎么,你的那个,不好使呀!”他又扭头问舜华,“真的么?那你可够倒霉的!”
舜华没法回应黑良臣,任由他说。
黑良臣又笑着问大长腿:“那你这顶绿帽子也算是戴对了么!哎~,那孩子是谁的?”
大长腿蹲在地上,只说了两个字,“你的!”
“我的?”黑良臣一愣,转头又看舜华,舜华点了点头,黑良臣瞬间傻了,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。
时间,仿佛停止了……
鸾鸾站起来身来,过去安慰道:“黑大哥,怎么还傻了呢?这是天大的好事呀!”
黑脸哭丧着脸说:“哪是天大的好事哟,明明是老天在惩罚我!”
鸾鸾纳闷地问:“黑大哥为何会如此说?”
黑良臣叹了口气,“你们知道,我为何一直不敢结婚?就怕老婆孩子受到牵连……我罪孽深重啊!不但朝廷不会放过我,就连老天爷也不会饶过……”黑良臣过去搀起蹲在那里的大长腿,扶他坐在自己的座位上,然后,“扑通”一声就给大长腿跪下了,“大哥,你就是我的亲大哥,你带着舜华走吧!”
大长腿愣了,众人也都愣住了。
舜华赶紧过去,扑倒在黑良臣的眼前说:“黑子哥,你为何不要我?是因为我和腿子哥在一起么?黑子哥啊,我俩是清白的,请你相信我……”
“我相信,我相信,我相信你的贞洁,更相信大腿哥的人品。”
舜华又是一阵哭诉:“那你为何不娶我?”
“不是跟你说了么,我犯了灭九族的大罪,我岂能让你和孩子跟着我去受罪!”
“不会的,不会的,你看不上我,是喜欢上了鸾鸾妹?你告诉我,快跟我说呀!若真如此,我愿意做小……”
“你胡说些什么!”黑良臣说道,“我不是一个好人,腿子大哥才是天底下最好的人,你跟着他,比跟着我幸福,你跟他远走高飞吧,也好给我们黑家留下一丝血脉。”
舜华倒在黑良臣的怀里大哭不止……
【三】《把酒倒满》韩东.词曲四川雨泽.歌
黑良臣在“莳花馆”里安排了一场离别宴。
虽是分手,但也要分手的轰轰烈烈。黑良臣点了最好的酒宴,上了最好的歌舞……让他们享受一次“人上人”的生活。
酒到兴致,黑良臣取过琴女的马头琴,抒情地拉了起来。
一段优美的蒙古长调之后,他唱道:
[歌曲]“如果爱是一杯穿肠的毒药,我喝过。如果情是一汪人世间的浑水,我趟过。如果我的命运注定坎坷,我不会问为什么。如果自暴自弃怨天由命,那不是我!
如果你有一双飞翔的翅膀,还等什么?如果你的泪水已经汇聚成河,你在酿酒吗?如果历尽磨难受尽挫折,老天还依然不放过我,那么就让狂风暴雨来的,更猛烈些吧!如果历尽磨难受尽挫折,老天还依然不放过我,那么就让狂风暴雨来的,更猛烈些吧!!”
黑良臣是突厥人。
他骨子里就固有蒙古高原的那种原始的豪放。他又把琴还给了那琴女,站起身来,回到桌子旁边,举起了那把酒壶,大声唱道:
[歌曲]“把酒倒满安,来他个不醉不休,我不想再问君有几多愁,所有烦恼向东流。把酒倒满安,来他个不醉不休,我不想再问君有几多愁,幸福的人请举手,给我走!”
琴女拉起了凄凉的马头琴。
那声音,仿佛能净化人们的灵魂,它如泣如诉,委婉动听,仿佛那夜莺在啼血,它就是眼前的有情人——在悲伤,在缠绵。
舜华无限感伤地趴在桌子上抽泣……
[歌曲]“如果你有一双飞翔的翅膀,还等什么?如果你的泪水已经汇聚成河,你在酿酒吗?如果历尽磨难受尽挫折,老天还依然不放过我,那么就让狂风暴雨来的,更猛烈些吧!如果历尽磨难受尽挫折,老天还依然不放过我,那么就让狂风暴雨来的,更猛烈些吧!!
把酒倒满安,来他个不醉不休,我不想再问君有几多愁,所有烦恼向东流。把酒倒满安,来他个不醉不休,我不想再问君有几多愁,幸福的人请举手,给我走!幸福的人请举手,给—我—走——”
大长腿带着舜华离开了宛平城……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注释
【1】这首神智体诗的写法及诗意是这样的:
第一句,“亭”字写得比较长,“景”字写得比较短,构成“长亭短景”。长亭,古时候每隔十里就会在道路边设一个长亭——也称“十里长亭”,以供行旅休息;短景,日影短,指白昼将尽。
“?”(繁体字“画”也可以写为框内“人”字底)省去下部“人”,成了“无人?”。此句叹息无人为撒落余晖的长亭作画,暗含题中“晚”字。
第二句,“老”字写得稍大,即老大,意为老者;“拖”字横着写,意为横拖;“筇”字竹头写得极细,意为瘦竹。筇是竹名,可以作杖,古人言:“竹之堪杖,莫尚于筇。”
瘦竹筇是古人常用之物,爱用之物,因此,后世也常常以筇代指手杖。此句承首句写,晚亭既无人画,唯有一老者拖杖于前,活画出老者体态。
一、二句中“长亭”“短景”“老大”“瘦竹筇”等意象,构成一幅薄暮时分的羁旅图,有感伤迟暮之意。
下两句宕开,由首二句重写人事,转而侧重写景,使意境开阔,也是题中“眺”的内容。
第三句,“首”字反写,“?”字上“雨”下“云”拉开间距,“暮”字下“日”斜写,成“回首断云斜日暮”,写老者回首远眺,见西天片云落日。
第四句“江”字之“工”曲写,“蘸”字倒写,“峰”字“山”旁侧写,成“曲江倒蘸侧山峰”,是由第三句向上看之后转写向下看到的景象:屈曲的江水之中,倒映着或远或近的山峰。
《晚眺》虽近于文字游戏,但它没有仅仅流于形式。从全诗所创造的意境看,它情景交融,诗韵充足,仍不失为一首颇为耐人寻味的写景诗。
第34章 颜与梅花俱自新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