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若是大长公主想把这个男人养在外边,他就不跟皇上挑明郭尔罗斯看上了丈母娘的事了……
见大长公主轻轻地摇了摇头,柳贯解释道:“陛下,汉文是世界上最简洁的文字。要是用其他文字写诗,都很长。”
英宗又问:“你刚才说的‘金屋藏娇,是何意啊?”
“噢,”柳贯解释道,“臣说的是‘金屋藏猫。这首诗是说,公主用黄金打造了一个小猫窝,把这只猫给藏了起来,说明公主对这只波斯猫的珍爱。”
“大长公主爱猫不假,你不见,大长公主走到哪里都带着她这只猫么!不过,藏只猫还用写这么一大片字?”英宗还是有些不信,心道:拜住不是说过,郭尔罗斯要当场向大长公主求婚么!
见英宗皇帝不信,柳贯指着最右边的题目说:“陛下,您看,这是诗的题目,你别看这么长一段,若是用汉文说的话,也就四个字——题睡猫图。”
“哦~”英宗道,“柳卿为文沉郁春容,你仔细看看,这一大段写猫的文字中,可藏有什么猫腻【2】?”
柳贯笑了,“陛下呀,臣下对自己的那学生还是很了解的,他呀,没有那么多弯弯绕……您不要看是一大片文字,要是用汉文,也就四句话:
花阴?卧小于菟,
堂上氍毹锦绣铺。
放下珠帘春不管,
隔笼鹦鹉唤狸奴。
这四句话汇成一句话说,就是描写画中人对小狸奴的喜爱。”
看到郭尔罗斯确实没有求婚的只字片语,英宗只好按照第二套方案进行了。随后,皇上征求柳贯的意见:“朕已经封卜答失里为鲁国长公主,朕有意招郭尔罗斯为驸马,卿觉得,他可否配得上?”
“配得上,配得上,可谓是名副其实。”柳贯是大加赞成,但私底下却在琢磨:这圣上到底是在为她娘俩,哪一个招驸马?
只听英宗说:“柳爱卿,那么就由你来为朕拟旨吧。”
“臣,遵旨。”柳贯在边上的桌子旁坐下,准备写圣旨。
英宗口谕:“授郭尔罗斯为驸马都尉,定于四月十日在鲁国公主府举行婚礼……我们来它个……十全十美……”
柳贯担心地问:“陛下,一天时间里,如何能赶到上都的公主府?”
英宗说:“卿不必担心,朕会在大都赐给公主房屋的……”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注释
【1】金屋藏娇
金屋藏娇,说的是汉武帝和陈皇后小时候的故事。
当汉武帝刘彻五六岁还是小屁孩的时候,就当着未来的丈母娘、长公主刘嫖的面承诺:“若能娶阿娇为妻,我就建一座金屋让她住。”
后来,这个词义就发生了变化,是指男人纳妾,现在则指男人在外养女人。
【2】猫腻
老北京土话,也流传到其他地方,如天津、上海等地。指事情的马脚,漏洞,不合常理的方面。
实际上,“猫腻”这个词汇和猫和汉语都无关,它是波斯语????的音译。据《北平风俗类证》认为,“猫腻”出自北京回民居住区,最早写作“吗儿逆”,来自波斯语,本指隐情、阴谋。后逐渐汉化,曾写作“猫尿”“猫匿”“猫腻”等。由于大多数人对它的来源不清楚,便嫁接到猫的习性中,甚至还进入官话系统,写作“猫儿佞”,不仅在北京流行,且传遍周边地区,派生出“藏猫猫”、“猫糊”等词,现以“猫腻”最为规范。
波斯语对北方方言的影响,比较大的有两次:一次在唐朝,一次在元朝。前者以西安最明显,而后者,则在老北京最具代表性。
今天陕西面馆中常见的麻食,即“秃秃麻失”的简写,此外,风靡唐宋风的食品,可能就是波斯语中的手抓饭。
唐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,来自西域、中亚的商人、艺人、贵族大量涌入中原,而元代忽必烈对汉人充满怀疑,不肯重用,故特别仰仗西域回回人,给予高官,正因为如此,马可.波罗这样的西方人才可能出仕。
蒙古在崛起过程中,得到过“斡脱商人”的帮助,斡脱是伙伴的意思,以波斯人为主,专门从事长途贩运,被称为“黄金缆绳”。在他们的帮助下,蒙古贵族们不仅获取大量财富,且增进了战争实力,所以元代设有专门的斡脱户,由西域人专营,直接为贵族们服务,可以放高利贷。此外,在经略中亚的过程中,大量匠人、学者、医生被带回中原,其中相当多的人被安排在元大都,这对老北京方言产生了巨大影响。
比如鼠迷,指的是倒霉,不景气,比如“鼠迷透了”,后来也用来说人“看你那鼠迷样”,比喻人一脸倒霉模样,摸摸索索不大气,汉化以后又和老鼠连接在了一起,成了“鼠媚”。
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,比如定夺、入土、没起色、怂孩子、拧丧种、鼠民桶、官茅房、大鸡子儿、干饭。在老北京牛街,长辈不称大爷、叔叔,一律称伯伯(音掰),凡此种种,都或多或少融入了老北京方言中。
除了“猫腻”、“属迷”等词是波斯语(回族话),再补充和“猫腻”无关的猫、石榴等都是来自波斯地区。
例如,北京牛街和“牛”无关,牛街是元代回回人在大都种植大片石榴街成名,附近的人们称为“石榴街”,久了演化成“榴街”、“牛街”。即今天的牛街的由来。牛街清真寺创始人革哇默定父子是来自辅剌台(今天阿富汗赫拉特)。
波斯语之所以在今天回族语言中存在,是因为元代色目人之一的回回是花拉子模人,属于伊朗语族。
在元代,有三个官方语言:蒙古语、汉语、波斯语(花拉子模语,今天塔吉克语)。早期波斯语采用阿拉伯字母,不了解历史的人误以为早期波斯语是阿语。
元代官方设立回回国子学教学机构教授波斯文,明代遗留波斯语言著作《回回馆译语》,今天回族口语保留的母语都是来自《回回馆译语》,都是属于波斯语。
第56章 芙蓉出水妒花钿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