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七百一十五章 让子弹再飞一会[1/2页]

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幼儿园一把手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    有句话是这么说的:‘我本可以习惯黑暗,如果我未曾见过光明……
      对于老百姓们来说,天降横财,似乎可以摆脱贫穷了。
      可黄四郎去收钱,让他们明白,不管是以何种途径弄到钱,结果都是一样的。
      他就是要压榨我们一辈子,让我们一辈子都当穷人。
      你收到钱后的美好幻想,对未来的展望,全部破灭了。
      这种拥有又失去的感觉,是最叫人难受的。
      这样要你生生世世做奴隶,永世不得翻身,是最绝望的!
      普通观众们都以为,从这一刻开始,百姓就该站到张麻子这边,去对付黄四郎了吧?
      在她们看来,只是这样,就已经符合逻辑了,后续的发展就已经可以立足了。
      但很明白,《让子弹飞》不是一部这么浅薄的电影,前面汤师爷就说过了,鹅城的税都已经提早收到几十年后了。
      剥削从未停止,大家敢怒不敢言。
      类似的事情,在鹅城每天都在发生。
      在强大的黄老爷面前,你们的愤怒,不值一提。
      那么,怎么样才能让老百姓敢于愤怒?
      ——《武装起来》!
      武装起来,多么熟悉的四个字啊。
      张麻子开始派人,在鹅城的空地上,铺满了枪支弹药!
      除此之外,宣传也是不能停的。
      一群人一边播鼓,一边大喊:满街枪弹在你手,十成白银在调楼。
      发动群众,是需要宣传的。
      大家听着播鼓声,呐喊声,看着满街的枪支弹药,整个人都跟着燃了起来
      只见张麻子站在高处,拿着一个很多人看了之后都觉得有点熟悉的杯子,饮了一口后,把它重重的放在墙上。
      也一脸淡定,运筹帷幄。
      另一边,黄四郎和胡千看着城里的场面,不由感慨:屡败还屡战!我喜欢!
      那是枪啊,要不……放马?胡千道。
      拿银子,是贪!黄四郎一边给自己扇扇子,一边道:拿枪,是反!
      他们没这个胆!
      果然,大白天的,无一人敢去街上拿枪。
      老七看着这一幕,道:银子被收走了,枪也没人拿,怎么办啊大哥?
      胜算几成?他们问。
      张麻子比了一个七。
      黄四郎把所有的钱都给收了,我们发的枪也没人拿,哪儿来的七成啊。老七费解。
      黄四郎要是不收银子,我发枪干什么?张麻子问。
      老七呆呆的重复了一遍这句话,好像还是没有想得特别明白。
      霍恒等人,却觉得这句台词其实已经在明示了。
      高啊,这段剧情高啊!他们拍案叫绝。
      果然,类似于捡钱的一幕发生了。
      又是一个夜晚,枪支弹药全被捡走了。
      等到天亮的时候,街道上已经空了。
      老七等人狂喜,道:我明白了,你发的不是枪,发的是怒!
      霍垣开始思考。
      对于鹅城的百姓来说,长期的剥削和奴役,在心底里一直积压着情绪。
      这些情绪,便像是一根根柴火,堆积在一起。
      但他们害怕,他们不敢,所以这些柴火点不燃。
      但如果砰得一枪……
      霍恒觉得老七说的不对。
      发得不是怒,是点燃怒的胆!
      发得是胆!
      霍垣笑了笑,他觉得这段剧情一波三折,且把人性刻画的极好。
      黄四郎看着这一切,也有点不淡定了,大喝道:收枪!
      马车又被派了出去,要鹅城的老百姓们缴械。
      黑马在鹅城的大街上疾驰。
      站在高处的张麻子拿起枪弹,呯呯呯地开了几枪。
      这一幕,像极了一开始他们劫火车时的场景。
      那个时候,他射击的便是白马的绿绳,把绳子给打断了。
      打完后,他便隐藏到了暗处。
      没动静啊。老七等人问。
      让子弹飞一会儿!张麻子说了一句同样的话。
      他先起个头,用空枪来打头阵。
      没过多久,大街小巷里,开始响起了猛烈的枪声。
      一匹黑马跑了出来,然后没跑几步,便倒地不起了。
      怒了!全都怒了!老七等人狂喜。
      另一边,在远处观望的黄四郎怒不可遇。
      他妈的刀民,敢杀我的马!
      这一次,就连霍垣等人,都觉得一切已经水到渠成,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了。
      接下来,应该就是暴动了,是大场面了!
      只见张麻子带着老四老五老七,骑在马上。
      他拔出那把介错刀,扬着刀,骑着马,大喝道:枪在手!跟我走!
      老七等人则在后面跟着高喊:杀四郎,抢碉楼!
      他们在大街上策马奔腾,就这样跑了一圈,街道上却空无一人,老百姓闭门不出。
      唯有风儿吹过,让门口的门牌左右摇晃,以证明老百姓内心中的纠结和摇摆。
      怎么这样啊!霍恒听到身后有女子在轻声道。
      霍垣却觉得,这才真实。
      因为这是去拼命。
      至少他们不再完全麻木了。
      这不是风动,是他们的心在动。
      只见张麻子环视了周围一眼,他开始让马儿掉了个头,然后再一次高喊:枪在手,跟我走!
      老七等人迅速跟上:杀四郎,抢碉楼!
      他们不断的在街上喊着,每绕一圈,就停下来看看动静。
      哪怕周围毫无动静,张麻子也会选择再绕一圈,再继续呐喊。
      哪怕这是一声又一声孤独的呐喊!
      这一遍遍的呐喊,马蹄一遍遍的狂奔。
      不知道为什么,大家看着又觉得感动,又觉得血液在沸腾,鸡皮疹痞狂起。
      骆墨在拍这一幕戏的时候,脑子里不知道为什么,想起了鲁迅在《呐喊》里的一段话。
      假如一间铁屋子,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,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,不久都要问死了,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,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。现在你大嚷起来,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,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,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?
      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,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。
      张麻子或许便是那个大嚷的人。
      黄四郎的调楼,似乎也像极了这段话里的铁屋子。
      就这样,张麻子骑马喊了很多圈。
      这里运用了‘以动衬静的方式,让观众们也跟着紧张,跟着期待。
      长街里,观众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持枪的人!
      刹那间,整个影厅沸腾了!
      一次又一次声斯力竭的呼唤和呐喊,一次又一次不死心的狂奔,换来了眼前的热血一幕。
      所有观众都起了鸡皮疹痞!
      无数人跟在他们身后,冲向黄四郎的碉楼。
      可等到张麻子等人来到调楼外,身后却空无一人,只有一群鹅城里的鹅跟来了。
      高兴早了,没人帮咱们!
      观众们一头雾水。
      为什么啊。
      为什么冲锋到一半,他们就怕了,就又放弃了啊。
      霍垣等人却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部电影了,或者说,它已经在他们心中是神片了。
      是啊,这世上多得是脑子一热的人。
      但他们也大多会最快放弃,因为前方的路是未知的。
      纵观历史,多得是人半路放弃了理念,多的是人还扭头当起了汉奸。
      准有一小部分人,他们不知前路是怎么样的。
      但依然选择了燃烧!
      都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。
      但总要有人先化为那星星之火。
      张麻子回头看了一眼,缓缓收刀入鞘。
      明白了。
      谁赢他们帮谁。张麻子沉声道。
      他们开始冲着大门不断开枪。
      这个铁门是那么的薄,铁皮好像就是一层纸那么厚。
      可愣是没有人敢跟着他们一起发动总攻。
      有些观众一头雾水,不明白这里为什么要浪费子弹一直打,只是泄愤吗?
      而在枪响中,去找花姐和失踪的黄四郎的替身的老三,终于回来了。
      他把花姐和黄四郎的替身都给带回来了。
      花姐的解释是,黄四郎的替身跑了,她就去追。
      老三的解释是,她去追,他就去堵。
      普通观众都在心中困惑:这个替身就是个唱戏的,那他一开始是怎么跑调的?
      三哥这么厉害,追个花姐和替身,要这么多天?
      而且花姐一看就不对劲,这个女人有问题。
      老三前面看着也不对,他早就不忠诚了。
      但张麻子却一句话都没有多问。
      他现在要的,只是这个结果。
      他需要这个黄四郎的替身。
      其实,前面有一个细节,那就是黄四郎叫人去请支援了。
      支援说三天就到。
      三天一过,支援的人没来
      花姐和老三这个时候就带着替身回来帮张麻子了。
      几个人冲着调楼不断开枪,火力猛地要命。
      这他妈是四个人?黄四郎都听傻了。
      鹅城的那些豪绅们,听着枪响,也以为打得不可开交。
      要出人命了。
      至少得死一个。
      全是一群看客。
      但张麻子要的就是这种效果。
      天一亮,替身就被五花大绑了。
      众人把替身给抬起来。
      明明一整晚都在打空枪,啥也没打到,大家都没冲进黄四郎的调楼,张麻子却大声道:弟兄们,我们打赢了,凯旋!
      明白吗?他问。
      明白!
      说一遍!
      赢了,凯旋!
      张麻子伸出一只手,大声道:招摇

第七百一十五章 让子弹再飞一会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