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便有心考一下这些孩子。
毕竟如果这些孩子不入他们的眼,他们也可以不收的。
几个先生都出了问题,分别问了几个孩子,除了一个长相有些太过于灵活的,其他的倒是都能答上来。
尤其是一个年纪大概是这些孩子里偏小的一个,年纪才不过五六岁的年纪,可是对答如流,让几个先生都有些刮目相看。
洪先生特地问了这个孩子的名字,得知叫李金水,便记在了心里。
以他的看法,这些孩子里,这个孩子是最有潜力的,不过他也知道这农家往往更重视长房长子,何况这个最大的叫李金牛的也是很不错。
面相上也是宽厚老实的样子。
而且这家人既然把每个孩子都培养的温文有礼,说不定过些年也能把孩子送来。
想清楚之后,洪成文和其他的几个先生都点了点头。
李老太却还是又多嘴问了一句。
“先生的意思是?”
“三天后来进行拜师礼,这几天就回家跟家人好好团聚团聚,毕竟以后就不能时常在家人身边了。”
“是,多谢先生。”
李老太高兴地合不拢嘴,又赶紧让李金牛和其他的几个孩子对着先生行礼。
几个先生都满意的点头。
李老太看出先生们还有话要说,便告辞了。
出了书院,几个孩子高兴地奔到李老大和赵大春跟前,迫不及待的把好消息告诉他们。
“先生同意大哥去读书了。”
“先生还夸奖我们了。”
“对了,先生觉得金水最好了。”
……
李老大和赵大春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孩子,也是高兴地很。
李老太注意到牛小二似乎有些兴致不高,便拉了一下,问道。
“怎么了?是否因为刚才没有回答上先生的话,而有些沮丧?”
“奶奶,我是不是太笨了。”
“你是有些笨,不过呢,这不是你的错,你启蒙太晚了,比他们晚了一个多月,所以你以后还得加倍努力才成。”
“那我要是努力了,以后也会得到先生的夸奖吗?”
“当然,只要你努力,以后肯定会进步的。”
李老太劝慰道。
牛小二总算是高兴起来,其实他也很为李金牛高兴地。
孩子们在一起,总是有说不完的话。
说说笑笑吵吵闹闹间,很快所有的不愉快便都忘到九霄云外了。
李家一大家子借了里正家的牛车浩浩荡荡的去县城,又浩浩荡荡的回来,去的时候,还有所隐瞒,毕竟这事情如何也说不准,可是现在事情已经成了,也没什么好隐瞒的。
所以里正和里正家的人问的时候,李老太便都说了。
听说李家送了孩子去县里的书院读书,可是把里正和里正家的人都给惊喜到了。
反应过来,里正便跟家里人一起对着李家恭贺,又询问是否宴请。
李老太之前还真没想过这些,不过既然这里有这个传统,那也是应该的。
而且她心里还惦记着一件事呢。
那就是老四和魏红英的亲事。
虽然到这之后就一直说是两口子,可是毕竟俩人还差一个婚礼。
现在家里人还全,不如就一起办了。
想到这里,李老太便一口答应了下来,决定隔一天就在家里宴请,还说是双喜临门。
第121章 双喜临门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