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本沈青云以为这件事到此为止了,可让他没想到的是,有些事情的发展,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之外。
三天之后,市委会议室。
会议室里的吊灯光晕落在长条红木桌上,十一只白瓷茶杯里的茶叶舒展成不同的姿态。
沈青云推门而入的时候,正听见刘彦昌的笑声从主位方向传来。
这位市长大人手里捏着一份文件,指尖在上面反复摩挲,像在掂量什么稀世珍宝。
“书记。”
大家纷纷跟沈青云打招呼。
“都坐吧。”
沈青云淡淡地说道。
虽然不着地刘彦昌为什么那么开心,但他相信,很快自己就会知道了。
“人到齐了,咱们开会吧。”
沈青云平静的看着众人说道。
随后。
他看向了刘彦昌:“市长有什么事情要说,这么开心?”
“还是书记了解我。”
刘彦昌把文件往桌中央一推,金属文件夹撞在桌面上发出清脆的响,笑着说道:“粤东恒达集团正式提出,要在滨州投资五十亿建设亚洲第一高楼,规划高度六百三十八米,比迪拜塔还高出十二米米。”
说这句话的时候,他相当的兴奋。
“我算过一笔账,这项目一旦落地,至少能带动十三条产业链——玻璃幕墙、电梯制造、钢结构加工……咱们滨州的几家建材厂都能盘活。”
刘彦昌翻出笔记本,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数据:“单是建设期就能产生近两亿的税收,建成后每年至少贡献八千万,还不算周边商业的拉动。”
听到他的话,众人脸上的表情都变了。
大家都没想到,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。
组织部长彭东南的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,随即问道:“这样的话,能解决不少就业问题?”
“是的。”
刘彦昌点点头道:“就业方面更可观,建设期需要三千名建筑工人,运营后商场、酒店、写字楼至少五千名员工。我跟人社局碰过,目前全市登记失业的有三点五万人,这项目能解决近七成。”
他抬头的时候,眼角的皱纹里盛着笑意:“更重要的是能吸引人才,恒达说了要配套建设人才公寓,给博士以上学历的发住房补贴。”
宣传部长楚俊生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滑动:“我刚查了,恒达在全国建的二十七个地标项目,都成了网红打卡地。咱们这个要是建成,光是旅游收入每年就得增两亿。”
他举起手机展示效果图:“市长之前给我看的设计方案里还有空中花园和旋转餐厅,我已经联系了省台,他们说愿意做专题纪录片,从奠基拍到竣工。”
其他人也很高兴,纷纷加入了讨论当中。
常委们的议论声像潮水般漫上来,只有常务副市长肖如水始终没说话,指尖在茶杯沿上划出一圈圈水痕。
沈青云注意到他眼底的犹豫,三天前两人谈过恒达的资金问题,看来他心里也在打鼓。
“肖副市长,招商局是你分管的,具体谈谈?”
市委副书记朱晓元的目光落在肖如水身上,带着不容置疑的期待。
肖如水的喉结滚了滚,声音比平时低了半分:“恒达的副总上周确实来考察过,还去了开发区和老城区……”
说到这里的时候,他顿了顿,突然看向沈青云,严肃的说道:“但关于资金细节,他们只说是集团统一调度,没提供具体的银行流水。”
这几句话像滴冷水落进滚油里,会议室里的议论声瞬间小了一半。
朱晓元眉头皱了皱,推了推眼镜,笔尖在笔记本上戳出个小洞:“如果需要配套资金,咱们财政恐怕……”
说着话,他翻开自己面前的笔记本,缓缓说道:“今年的民生支出肯定会超出预算,光是国企补偿款就追加了三次。”
“资金不是问题。”
市长刘彦昌立刻接过话头,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:“恒达说了,他们能拿到国开行的专项贷款,咱们只需要提供土地支持。而且建成后,周边的土地溢价至少能填补前期投入。”
他看向沈青云,严肃的说道:“书记,您觉得呢?”
沈青云才是市委一把手,这件事如果没有他的点头,肯定是做不成的,这一点所有人都心知肚明。
而听到刘彦昌的话,沈青云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,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。
“我觉得这事得慎重。”
他从公文包里抽出份文件,推到桌中央,不咸不淡的说道:“这是省银保监局昨天发来的函,恒达集团目前有十七笔逾期贷款,总额近三百亿,其中三笔已经进入不良资产处置程序。”
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,只有空调的送风声在回荡。
刘彦昌的脸涨成了猪肝色,下意识的说道:“这,这不可能吧?招商局说他们查过征信,没问题啊。”
“表面功夫谁都会做。”
沈青云翻开另一份材料,上面贴着恒达各地项目的照片:“这是他们在山河省的所谓中原第一高楼,烂尾三年了,塔吊锈得像根废铁。这是西川的商业中心,业主维权闹了四十多次,市政府最后不得不垫资三亿
第2282章 争执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