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第44章 杂粮[2/2页]

青杏 方翎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,慢慢地走。
      该是上午十点多了,她看见附近村落,一棵一棵大槐树掩映下的庄子里,低矮的草屋瓦房,各家各户的烟囱里,冒出来的袅袅炊烟。
      她甚至闻到了米饭的香味。
      大米饭,不是家家都有得吃。基本上,杨家圩,农人吃的最多的还是杂粮饭,杂粮粥。闲时吃稀,忙时吃干。可村子宁静祥和,远看如画。不远处,间歇地响起公鸡的阵阵打鸣声,喔喔喔,喔喔喔。
      多接地气,听着多舒坦!
      青杏感觉到了孤独。白天黑夜,饭桌上,只有自己的一只碗一副筷子。清锅冷灶,桐灯如豆。
      她听见附近刨红薯的声音,锄头摩擦土块的声音,咔,咔咔。这片坡地是红薯地。五月天气,红薯叶子长得绿绿油油。
      青杏没有吭声,但是有人发现了他。
      来人为了遮荫,头上顶了一片芋头叶子。
      他一看见青杏,嘴里就“啊”了一声,问她,怎么在这里?青杏一看是他,只好说脚崴了,就在这里歇一歇。
      刨红薯的人是杨叔贵。
      这点儿高田沙地,是土改后他家分到的。杨叔贵和他的娘,都很当宝贝。天晴除草,雨天捉虫。杨叔贵排行老二,上面还有一个哥哥,五岁上得脑膜炎死了,下面还有两个妹妹,也都在八九岁的时候生病夭折。他的哥哥和妹妹,得的都是很普通的毛病,可因为无钱医治,也无好的郎中,渐渐拖成大病。为爹为娘的,所有的办法,只能是备点儿薄棺材,或者找个破芦席子,挖个坑,就地埋葬。不是父母不当宝贝,实在是家徒四壁,找不出一个铜板板。
      旧时代,妇女结婚后,没有相应的避孕措施,怀上了,只能可劲儿地生。白马渡的风俗还是开化的,不野蛮,重男轻女之风不严重。别的地方,一旦家里娃儿多了,又见生下女娃娃,溺死饿死勒死的不少。
      且说这杨叔贵吧,现如今,他成了家里的独苗。
      虽然是独苗,但杨叔贵啥活都能干,里里外外一把好手。杨家圩,还有其他圩,有不少大闺女中意他,托人问询他的意思。
      杨叔贵不点头,也不摇头。他说当务之急是和娘一起,把日子过好要紧。
      托请的人就说,过日子,也不耽误娶老婆。
      杨叔贵就笑笑。
      要说那李婶子也真是闲不住,上一次在青杏那里,说杨叔贵二贵子这个人不错,不妨考虑考虑。她没得到青杏的回复,又自作多情地去找二贵,说,别家的闺女你瞧不上,兴许是看上哪个丧夫的小媳妇了?比如,青杏,你看看还中意不?
      这一次,杨叔贵却留下李婶,张罗饭菜,还去打酒。
      李婶喝了几口酒,心里就有数了。
      她当过旧社会的媒婆,就凭两瓣嘴儿,一双小脚,说成功不少媒,四里八乡的男女,都认识她。李婶儿也会帮人接生,那时候女人产娃娃,都在家里,甚至就是烧锅的灶房,或者是干活的田地、猪圈。喊上一声李婶儿李婶儿咧,她也就备了用具忙颠颠地赶过来。如今是新社会,她不咋说媒了,新社会男女,兴的是自由恋爱,结婚前请个证婚人。不过要是遇到个害羞的怕难为情的大小伙大姑娘,备了礼物悄悄来找她,李婶儿还是会痛快地应承,不管是啥结果,还是一样的热情。
      杨叔贵说脚崴不要紧,他去找个叫猫公刺的药草捣碎了,放在热水中煎,冷却,就可以敷上去,没多大会儿就能缓解疼痛。
      青杏道了谢。
      杨叔贵说青杏真客气了,只管叫他的小名就行,二贵子,二贵。
      药草好找,很快他就寻到几把猫公刺,藏在口袋里。但青杏行动不便,少不得要搀扶她回圩上。
      即便新社会,男女还是有别。杨叔贵一说要扶青杏,脸还是红了红。长这么大,他没这么近距离接触过女人,还是自己中意的女子。
      这除了害臊之外,他还有点儿窃喜。
      一阵暖风吹来,他似乎又嗅到青杏身上散发的体香味,心就砰砰地跳。
      青杏只想脚早点儿好,她的内心活动可没杨叔贵那样丰富,听他开口,就道:“那请你搀着我,我自己再坚持一下。”

第44章 杂粮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