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往低调的做派,但凡有餐馆酒楼的老板来请,她不再像以前婉拒,而是大大方方地前去,系起围裙,认认真真地烧煮河豚鱼。店老板问她秘方,青杏摇着头,说,没什么秘方,无非熟能生巧。“这个需要慢慢来,慢慢琢磨。”河豚烧煮完毕,客人品尝完毕,店老板会送上一个红包。青杏需要钱,与她心里,倒是希望前来找她的人越来越多。她明白,如今各种餐馆也多,但要寻一个地道的河豚鱼师傅,也不容易,物以稀为贵。
她想,沈潮生知道,也不会怪她的。毕竟她的初衷是为了复兴福祥饭馆,她的心里憋着一口气,誓要干个模样。青杏更加忙碌了,她大部分时间,留在白马渡的居多。白马渡,白马镇,找她烧煮河豚的人也多了。如今条件好了,家家户户,遇上红白喜事,为显场面,席面上必得要备几盘江鲜,比如刀鱼,比如鲥鱼,比如鳜鱼,比如鲈鱼。但这些淡水名鱼,论名气论味道都不及河豚。河豚鱼一送上,就意味着一场席宴到了高潮,接下来该曲终人散,各回各家。所以,河豚鱼师傅就不得马虎,不得随便请人,得慎重。若是请的厨师手艺不精,那么,即便其他菜再好吃,也会因一盘味道欠佳的河豚鱼落人话柄,仍然认为某某家的宴席敷衍了事,不够高格诚恳。这一摇头之间,主人就会懊丧,会吸取教训,下次若再有大事,务必提前好生打听,哪怕路程再远,也要用车将那位会做河豚鱼的高人请来。
宴席有无河豚,意味着村人的脸面,这是谁都不敢怠慢的。青杏会烧河豚鱼,这在白马渡不是秘事。一时之间,她水涨船高,成了一个香饽饽。事情确实奇崛,只因她的手艺,村里村外,镇里镇外,即便从她聊天般的诉说中,从罗瞎子的插科打诨中,知道她竟有一个活生生的大女儿——她和沈潮生私会生下的种子,还是轻易放过了她。再无人追究她的过去。更让青杏惊异的是,好些人原来早就知道,这真不是罗瞎子透露出去的,世上本无不透风的墙。她一时又怨自己糊涂,槐果询问身世的那天,她就该想到,自己有个孩子的秘密,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只是皇帝的新装,就瞒着她一人罢了。她的心里掠过好一阵快活。
不但如此,已经七十岁的李婶一边用筷子颤颤微微地夹河豚鱼肉,一边劝说:“青杏,把闺女带回来,藏着掖着,这是拿我们当外人啊!”
青杏一时哽咽,二十多年前,她狼狈离开白马渡的痛楚,已在心内淡去。时代在变,白马渡在变,人的心也在变……她更加坚定重回村里定居的决心。
席间,村人又善意地一口不提沈潮生这个名字,不在青杏的心上划口子。要是惹青杏不高兴了,这远远近近的,可是难请一个金贵的河豚鱼师傅呢。
第61章 席面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