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潮生没有等到槐果。他不知道,这是一个开放的公园,前后左右一共四个门,槐果是从左侧门出来,于晚上八点钟之前提前回家的。他左等右等,熬不住,又去梧桐树下瞧,人已散去,空空如也。这让沈潮生发慌,槐果哪儿去了?张口呼唤间,就碰到青杏。她拉住他的手,声音轻轻,说,女儿回去了,我猜的准吧?
在回去的路上,沈潮生一直想把自己看到的都告诉青杏。可话到嘴边,又吞了回去。他想,槐果自己不说,他也不需要多嘴舌,要不,女儿会更厌恶他。还是等水到渠成,她乐意开口了,大家欢喜。他存了这样一个善意的小小私念,却也在无意中推着槐果朝浊井更近一步,没让她提前看清赵明的嘴脸。
槐果对沈潮生依旧不冷不热,不过,这在青杏看来,已是可喜的一步。比如,今天一早醒来,她让槐果去油条铺子买几根油条,瞧瞧槐果买了几根?六根。若是以前,就她们娘儿俩,槐果只会买三根四根,这已然多了。可见她算上她爹吃的那两根。看着六根金黄黄的油条,青杏心里真高兴,嘴巴一咧,忙说?子粥煮好了,就等着油条呢,哎呀,叶老三家的油条,配搭一口?子粥,就是好吃。
青杏虽然在锡市住了二十多年年,但一直不忘家乡白马渡的?子粥。堂姑在世时,也爱吃。煮粥的?子是用圆麦磨成碾碎的,待锅里的粥煮到七八成熟,便将兑好的?子汤倒进沸腾的铁锅中。奇迹就发生了,原本清汤寡水的白粥瞬时变得稠密,成了诱人的褐色。夏天,用白瓷大碗盛起?子粥,就着咸菜疙瘩或者芝麻酱黄豆酱,喝上几口,一早的困乏便一扫而光。青杏是个有心人,一旦等馆子开张,?子粥汤,?子粥馄饨,?子汤圆,这样的普通食物一定要郑重地写进菜单,向客人推荐。不管身在何处,只要是靖县人,只要一看到桌上放着一碗飘着大麦香的?子粥,就会激动得两眼汪汪。吃一碗滚烫的?子粥,既满足肠胃,对故乡的情愫也就牵扯得更深。
沈潮生忍住内心的喜悦,吃起油条,一边小心打量槐果,他低着头,一口一口地喝粥。今天的油条确实比他吃过的都香甜——女儿买的,怎地不香?可是,他还是有话儿想悄悄和槐果说说。女儿啊,自由恋爱是好,但也别出了格,先上车后补票的事咱不干。想了几次,还是没敢说。早饭间,青杏问过女儿的意思,槐果答应在过中秋节的时候回白马渡一趟,平常照常上班。“你别干涉我,我也不干涉你,咱们和平共处。”槐果吃完油条,突然呕吐了一下,便丢下筷子,去杂房里拿痰盂。
堂姑家的弄堂,和其他邻居一样,还没装上卫生间,大家伙儿十来户人家共一个厕所。晚间要方便,只有痰盂。至于洗澡,冬天可以去公共浴室,平时就在家里支一个澡盆
第71章 浇筑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