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红星的鱼塘拆迁征用后,他去临镇租了几口废弃的塘子,改造整理,雇了人,依旧养殖河豚。有趣的是,塘子里卖出去的河豚鱼,不少就是那些饭馆的老板预定下的,他们认识杨红星,这下头碰头,脸碰脸,很有些尴尬。杨红星很大方,一边收钱,一边说这没什么,你们要不来买,那才是我的损失。
生意有竞争才有发展,饭馆也是一样。青杏思索了好几个晚上,还是要弄特色,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。总是红烧白煮,也未免单调。河豚纵然好吃,但也该有别的味儿。一有空,她就和槐果在厨房做“试验”,捣鼓来捣鼓去,还真的研究出了几样色香味俱全的新菜肴。
河豚鱼可以炸着吃。挑选河豚鱼上好的部分,脆脆的金黄鱼皮儿包裹着鲜嫩鲜嫩的鱼肉,不同于以往吃油炸食品的油腻,咬上一口,那是外脆里嫩。河豚肉搭配上新鲜的蔬菜,秧草、竹笋、蘑菇、香菇、木耳、青菜、莴笋、山药,下锅和鱼骨汤一起煮,吃一顿荤素掺杂的河豚火锅。白汁的火锅,红汤的火锅。剩下的锅底儿,可以和米饭熬熟,加入虾米葱花,或者鸡蛋海苔皮,米粒融进汤鲜,也会让人食欲大增。
河豚刺身也可吃,它白嫩细薄,晶莹如玉,蘸上润城醋,抹上黄豆酱,带着微酸入肚,开胃的好菜。河豚鱼肉也可以模仿日式料理做沙拉鱼片,至于包饺子,包馄饨,包团子,裹春卷儿,都不在话下。河豚鱼微微煎一下,可以做脆鱼卷儿。河豚的皮也金贵着,用水慢慢地炖,炖到表皮滑滑腻腻,再用纱布去掉杂质,放在阴凉的地方,凝成冻状,切成薄片,可以当现成的冷菜。河豚全身都是宝,把风干的鱼鳍用小火烘至微焦,将白酒加热,把鱼鳍放入白酒,可制成味道独特的鳍酒。
青杏和槐果是下了大功夫。那会儿还没兴网络,电脑也是个稀罕物,她们去城里的图书馆,查阅相关的饮食类报纸、书籍、资料,借回来,去镇上的文印室复印,细细琢磨。功夫不负有心人。这新式的河豚菜,客人尝过之后,莫不说好。青杏又换掉以往上菜的菜盘儿小碟儿,改用价格昂贵一些的盘盘盏盏,不惜从景德镇进货,名菜配贵碗,好盘盛佳肴,也是对客人的尊重。
时间兜转而过,长江公路大桥在日复一日的繁忙中已然竣工。这真是一个浩大工程,开工和竣工都上了电视直播,省里频频来人,记者时时跟踪报道。央视也时有转播。大桥的修建是在村民们的眼皮子底下一点一点地进行的,就如蚂蚁造房,蜗牛爬树,充满热情而又倍感艰辛。且不说最初是怎样沉井打桩,也不说主跨桥面的钢箱梁有多宽长,更不说大桥的建筑结构和设计特点,这是内行的人才懂。
&n
第94章 风景[1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