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口又滑又涩,也只能让人吐到一边去,人不也是一样,是哪块石头就垒哪样的墙……”
说到这儿,左青莲停住,仰着头看着赵一刀。
“这两年年年的雨水,五顶山乡十三个村,有六七个都受了水灾,要不是你带着武装部的民兵,辛辛苦苦的干了这几个月的活计,从根上治理的河道,疏通的水患说不定还要招多少灾呢,干活的时候,人们那股的热情你也看在眼里,他们的心里有多赞同你,你忍心离开这儿吗?五顶山和青莲河才是你的根,树要是离了根,不早晚变成干巴的劈柴了?”
第二天,青莲河村下了一场大雨,雨是从凌晨开始的,噼里啪啦的雨声,把沉睡的人们惊醒,人们趴在窗子前,门口边往外面张望,天刚亮起来的时候,南面的河边便聚满了人,人们不顾漫天的大雨,顾不上浑身上下都已被浇湿,当看到雨水从东南山坡上汇聚一起,奔腾而来,最终老老实实的,按照人们修好的河道,向西南面奔涌的时候,便都欢呼了起来。
他们鼓掌大笑,跳跃欢腾,这两三个月的努力,终于见了成效,如此的大雨,都没有再引起祸患。
雨水顺着河道,向西南方向流去,中途有个分支,灌满了修好的坊塘,涝时缓水势,旱时保灌田。这场雨一直下到中午,才渐渐的停止,原本又厚又黑的乌云变得淡薄,飘到了西南的山那头,太阳这道菜显露出他的本事,把雨水洗刷后的远山近树,都照的闪闪发光。
一直在河边守了一上午的赵一刀用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,嘿嘿的笑了,然后飞奔回家里,骑上了自行车,到下游的村庄去看防洪的情况了。
几天后,县里又把赵一刀叫了过去开会,当然是表彰由赵一刀带领下的,五顶山公社下辖几个村庄的抗洪工作,还把赵一刀请到了台上,让他讲话,可他只是嘿嘿的笑。于是台下又传来热烈的掌声,带头鼓掌鼓的最欢的,是原来的乡长高大全。
县里又从省城请来了水利的专家,开着吉普车跟着赵一刀亲自来到了青莲河,沿着修好的河道前前后后的走了一圈,拉着赵一刀的手点头称赞,又对整条河道的治理提出了几点更好的建议,赵一刀又带着人们热热闹闹的干了几天,终于大功告成。
村子里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站在河边感叹,说他们很小的时候,就听家里的老人说过,青莲河之所以叫青莲河,是因为很多年前,这条河发了洪水,淹没了沿河的村庄,死伤的人不计其数,一哈斯之间哀鸿遍野。后来天上派来了莲花仙子,在河里洒下的莲花的种子,三天之后河里长满了荷花,并且都争先斗艳的开放,绵延几十里的荷花美景,吸引了天上的神仙,纷纷显灵化作凡人来到这里赏花,为了能长久的保持这美景不被洪水破坏,神仙们上天请命,玉帝亲笔封赏这里百年的风调雨顺,并且把这条河命名为“青莲河”。
虽然这都是神话传说肯定不是真的,赵一刀听了觉得颇有意思,当然每年的雨季这里河水流淌的太快,没法栽种荷花,便托人弄来了荷花的种子,种在了坊塘里。
无心栽柳,没想到这种子还真发芽成活,长出了荷花,没两年的功夫,便在这坊塘里繁殖了开来,第三年的夏天,大半的水面都被荷花覆盖,到了伏天到时候,荷花竞相的开放,高高的茎,粉粉的花,不骄不躁,不妖不媚,村里的人纷纷来赏花,都说百年的青莲河的传说成了真。说来也是奇怪,河道修整好的这两年,也的确风调雨顺,不旱不涝,接连的丰收。
这两年,是左青莲最忙碌的两年,在齐春梅和赵桂兰的帮助下,在村子里开展的新的生育政策的宣传,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理想,不管如何的宣传教育,总有一部分孕龄的妇女不能理解。开枝散叶、人丁兴旺的思想传袭了多年,让他们只生一个,当然难以接受。
到了第三年的头上,县里传达了精神,新的生育政策,从原来的倡议变成了强制,于是这项工作,便成了村子里的头等大事……
第35章 035 、风调多雨顺,青莲荷花开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