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记录

设置 ×
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字体大小A-默认A+
  • 字体颜色
    先是府衙差人通传,接着是一行人自大门而入,龙行虎步,浩浩荡荡。
      堂中四人遥遥看着,神态不一。
      公孙懿眼神渐凝,看着这行人走近,心下疑惑与沉重并现。
      他们不是原来梁国朝廷的人,梁国朝廷养不出这等雄壮的军士。
      没错,只是用眼一瞧,公孙懿便能看出这行人非是养尊处优的官吏,而是久经沙场的军伍之辈。
      实因他们身上的气势,真似可气吞万里一般。
      一行十一人,俱到眼前,可只有领头那年轻人径直进了堂中,余下之人皆是在门口停了。
      他们穿着干练,看似寻常,可一动一静间却好似演练了无数遍一样,收刀,挺立。
      让人一眼看去,就仿佛是看到了久经杀伐的将士当面。
      公孙懿四人不敢怠慢,连忙朝进得堂中的年轻人行礼,可对方只是随意摆摆手,接着便坐在了正堂高位上。
      “公孙懿是哪个?”
      然后,不等他们开口,这年轻人的目光便自上而下,状似随意般地开口。
      公孙懿一愣,心中虽有疑惑,可手上却已经行礼,“下官便是公孙懿。”
      他不知道对方官职身份,可只从门口那些人身上气势判断,眼前之人自是非富即贵。无论平庸与否,他都是惹不起的。
      “你是有才干的人,本将军信你,你来说说这梁州城发生的事。”堂首那人说道。
      堂下,余下三人皆是不免相视,皱眉者有之,暗藏不悦者有之。
      其中,有一人实在忍不住,拱了拱手,朝堂上问道:“下官等人还不知堂上是哪位大人?”
      他这话,倒也不算是放肆,毕竟就算是有通传,可对方这一来就坐首位,虽说语气并无高高在上之意,但这举止神情里,就透出了上官巡视的傲慢。
      既是来处理高立兴身死,以及血衣堂口被灭之事,难道,就不能表露身份吗?
      下一刻,堂上那年轻人便看了过来,他身子微微前倾,双眼微眯,虽是面无表情,却好似虎视一般,竟让人心头一阵发毛,不敢相视不说,甚至还生后退避开之意。
      被他所盯的那三人,一时间竟是连动也不管动,便连呼吸都好似慢了慢,至于眼中,除了慌乱外,再无其他。
      “本将,燕廷玉。”堂上那人淡淡开口。
      话落,堂下四人皆是一惊,便连看似淡然,实则也在猜想对方身份的公孙懿,都是脸上一瞬愕然,惊讶丝毫不少。
      天下姓燕的不少,可最有名的便只有燕国上将军府的燕。
      无论是纵横疆场数十载,杀出赫赫凶名的‘屠夫燕康,还是少年得志,白衣渡江奇袭梁都,而一战成名的燕康之子燕长安,这都是上将军燕府的顶梁柱。
      而眼前这人,便是燕康的侄子。
      燕廷玉声名并不太显,便是在燕国,都是如此。人们知道他,多是因为他的出身,而不是其人武功和谋略。
      可同样的,仅凭他是燕康除燕长安之外的唯一后辈,这便足以让人记住。
      场间那脸带惊讶,而眼中却透着巴结讨好的三人便是如此。
      但公孙懿不同。
      他有才干,有抱负,虽然打理一州事务并不容易,可他绝不安心于此。他要处理的政事,从不是帮高立兴,及梁州府衙的这帮无能官员收拾烂摊子。
      事实上,梁国朝廷还在时,他觉得自己仕途无望,而天下换主之后,他好似一下看到了希望。
      他暗中搜集了不少有关燕国朝廷官员,和豪门世

128.燕廷玉[1/2页]